30日,公司发布2009年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09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24605.25万元增长330%以上。
由于公司主要的原材料属于大宗商品,少有中间产品,因此其毛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敏感,在销售结构稳定的情形下,毛利率与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较为吻合。
我们预计2010年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幅飙升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由于美元走强的预期,原油价格难以看得很高,因此重油不会大幅飙升;其次,纯碱价格在四季度虽有上升,但由于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明年价格不会大幅上升;第三,公司用电成本会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
而明年对公司毛利率有积极影响的因素是产品结构的优化。从历年的销量结构来看,中级车的销量占比应在21.5%-22%左右,而2009年一、二季度这一比例仅为17.8%左右,三季度才恢复到19.5%;中高级车销量比近年来的水平应在3.5%-4%左右,而2009年1-3季度仅为2.6%左右。预计公司明年为中高级车配套的比重将有所上升。
出口业务值得长期看好
2009年下半年,国际主要汽车消费市场虽均有所恢复,但仍处于低迷之中,这直接影响了公司海外配套市场的增长。但我们看到在海外市场尚未恢复元气的背景下,公司海外配套的增速仍达到了10%左右(预测),这说明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基本印证了我们年初的观点。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海外汽车市场遭遇重创,改变了海外汽车市场的增长模式,我们看到即使是海外畅销车型,单款车型的销量明显萎缩,汽车玻璃的订单不再是“少品种,大批量”,而逐步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通过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大规模生产获得盈利的国际汽车玻璃巨头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因为这意味着要频繁更换生产线上相应的模具,无法实现规模效应。2009年以来国际汽车玻璃巨头的财务表现印证了这一点,主要生产厂商盈利能力都出现下滑。而对福耀来讲,这种订单特点的转变十分有利,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人工环节多,柔性生产的优势。
此外,从产能布局上,公司除了目前在国内主要的汽车产业群内均建立了完善的产业布局外,还储备了充足的厂房、土地。按储备规模来看,公司志在长远,具备发展成全球汽车玻璃巨头的潜力。我们认为这样的发展战略非常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一旦海外市场彻底走出低迷,公司只需购进或自产相关生产设备就可以迅速实现产能扩张,从而满足全球的汽车玻璃需求。12月29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本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福耀(香港)有限公司增资1,500万美元的议案》。此举主要是为加大出口营销力度,体现出公司发展海外市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