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地转身
在"五一"假期之前,我们就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团队,对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财报进行一个一个检阅,通过《理财周报》自身建立的专业财务评测系统,对你们投资的标的物--股票,进行评测。
这已是《理财周报》第二次的年度动作,是《理财周报》团队制作的中国财经媒体的年度大片。去年,我们的大逻辑是在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寻找投资的避风港,而今年,恰逢作为支柱的房地产电闪雷鸣之时,《理财周报》希望能通过我们发明的"产业链金字塔"法去寻找投资标的中的"诺亚方舟"。
这样的过程,必定是团队熬红了双眼熬出来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办公室里熬。破壳而出的"100新竞争力公司"是从一个个数据,一次次排位,而剥脱出来的,也是从严密而专业的流程以及体系中筛选而出的。这是财经媒体人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亦是我们对作为读者的你的年度奉献,以及财经媒体报道水准提升的自我救赎。
我们处在一个转身的时代。关注升级和成长是投资的逻辑所在。
我也必须向你介绍这样专业而难懂的视角。"100新竞争力公司"代表的是产业链的四个层级。填补产业链是第一个层级,比如服务外包,这里包括数据外包,咨询外包,IT外包,地产中介,财经公关等等层面。
而第二个层级是以提高效率和产品升级为关键词的产业链变化,实际上就是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趋势公司。
第三个层级是以产业链再造和产业升级为关键词的产业链变化,比如家电大卖场遭遇到的电子商务类型的公司。
第四个层级是创造产业链,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具有颠覆性的技术。
写到这里的时候,A股收盘了,下跌没有要停止的迹象。这让人联想到"墨菲定律",它是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之一,大意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那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现在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吗?还是有更坏的在前面等着我们?我不知道,不过此时无论你是想转身,还是要继续往前走,最好先停下来好好思考。
100新竞争力公司:传统能源仍具成长性
NO.1国际实业(000159);NO.002:昊华能源(601101);NO.003:广汇股份(600256)
广汇股份战略转型LNG,国际实业一体化爆发起点
能源总是市场上的热点,优质的资源封闭了过大的下跌空间,而资金对新能源的追捧又相应突出了传统能源的低估值。
目前的A股市场并非"资源为王"的时代,但传统能源巨大的市场空间,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了足够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显著不同于静态的PE式的低估,它们或转型,或打通产业链,或挖掘新项目,带来的正是目前市场最认同的逻辑--成长性。
广汇股份:LNG需求乐观
从2009年的年报来看,广汇营业收入达到31亿元,同比增长52.17%;利润总额6.96亿元,同比增长23.84%。在营业收入和主要业务利润中,房地产所占比例高居第一,分别占56%和76%,其次是天然气业务,分别为21%和14%。这是第一次LNG业务首次出现下滑。
2009年造成LNG业务销售量和售价双双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危机、海汽上岸等。长期来看,LNG业务定位于调峰市场,需求乐观。
广汇股份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之中,公司试图逐渐剥离其他业务,以LNG(液化天然气)为主进军能源行业。广汇转型以及其后续发展的巨大潜力都是建立在极其丰富的资源储量之上。公司的能源权益涵盖了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广汇公司与广汇集团目前的煤炭权益累计为115.9亿吨,属于公司的包括哈密地区的1个煤矿采矿权,2个煤矿探矿权,储量达到17.7亿吨。公司在斋桑还有128亿立方的天然气和1亿吨的石油储量。
今年3月,广汇的哈密项目通过审批,将于今年10月投产,项目计划年产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煤基),还有4.9亿立方天然气。
昊华能源:高家梁项目最大想象力
昊华能源一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产销量达到120万吨,其中国内销量70多万吨,出口销量54万吨。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8.21亿元,同期增长约为8%;营业利润为2.亿元,同期下降4.6%。
最近三年以来公司销售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净利率在15%左右。去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稍有下降,为39.1%,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昊华能源是国内最大的煤炭出口公司,获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上游,出口量在30%左右,因此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昊华现有四个矿井,可采年限所剩不多。能为昊华能源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高家梁项目工程,而高家梁项目的煤矿工业储量为12.79亿吨,可采储量约为8.24亿吨,可采年限达到接近一百年。就这一个项目的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在昊华四个矿井的储量之和,目前矿井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600万吨,项目总规划目标为1000万吨每年,一期工程建设规模300万吨/年,预计2010年7月实现完工投产。
昊华能源被视为无烟煤细分行业内的佼佼者,是中国五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其在行业内的高认可度来源于出产的煤的高质量,作为主导产品的无烟煤含磷量和含硫量分别低于0.05%、0.25%,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明星产品"京局洁"牌无烟煤畅销海内外。
国际实业:"焦煤-焦炭"一体化
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8亿元,净利润为1.51亿元,分别较去年下降了32.84%和2.05%,去年焦煤行业不太景气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国际实业2009年四季度的业绩环比有较大提升,而公司全年的销售毛利率也达到44.25%,在整个行业内处于上游。
业务上,国际实业以焦化产业为主,而这个行业内竞争激烈,"煤-焦-钢"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正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国际实业目前已经实现了"焦煤-焦炭"一体化,且上游拥有丰富的焦煤资源,从而占据了成本优势,下游客户稳定,公司与下游企业大多签订5-10年长期合同。
国际实业地处新疆,垄断了南疆拜城等地的煤炭资源。除却在煤炭资源上的优势,公司正积极拓展石油化工领域。如果重组通过审批,那就意味着公司的主营业务将转向油品产业。在油品行业,国际实业拥有油品进口经营资质及燃料油、重油进口不受配额限制的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