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分析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川大智胜:步入快速增长之路 买入评级
发布时间:2010-6-23 17:29:43
 
文章内容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边铁城

我们预测川大智胜(002253)2010-2012年业务收入分别为2.12亿元、3.15亿元和4.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6亿元、0.78亿元和1.01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1.04元和1.35元,目前公司股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倍、35倍和27倍,估值水平基本合理,考虑公司业务成长性确定,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空中交通管理和地面交通管理两大类。其中,空管方面的需求主要来自机场、航空公司,其产品主要用于空管实时指挥和空管仿真训练;地面交通管理产品的需求来自大、中型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主要用于城市车流量监控、车辆违章管理等。

空管市场形势喜人

机场建设进入高峰时期。从“十一五”规划看,到2010年末国内机场总数将达到190个,但截至2009年底国内机场仅有166个,显然机场建设进度要落后于原计划,可能是因为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投资下降。不过,从今年前5个月情况看,国内航空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同比增长54.4%。根据年初民航工作会议的消息,2010年中国民航有机场重点建设项目25个(包括新建和扩建),预计到年底将有8个新机场建成。

机场空管备用系统建设启动。最近国内有9个机场(包括重庆)进行空管备用系统设计方案招标。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只有空管主用系统和应急系统,而没有备用系统,因此这意味着国内机场空管备用系统建设启动且需求比较大。

《航空法》正在制定中,低空开放有望成为现实。长期以来由于低空空域不开放导致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严重不足,不仅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拥有的通用航空器仅为美国的4%。、巴西的9%左右。《航空法》出台将解决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机场后勤保障和安全管控等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有关代表介绍《航空法》初稿已定。

空管系统国产化趋势不可逆转。随着民用航空器数量增长而资源调配难度日益加大,航空管制将逐渐进入军民共管。但军队不可能允许国外公司进入,国产化短期内在中小机场开始,随着国产空管系统成熟将会逐渐应用到大型机场。

目前,除川大智胜外,国内从事空管自动化系统的生产单位还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8研究所旗下的南京莱斯公司、民航第二研究所、民航空管装备公司、中国空军装备研究院第二研究所。从这两年中标情况看,各有所获。不过国产空管系统作为主用系统的仅有太原、贵阳和青岛机场,其中前两者是由川大智胜提供的。

此外,公司是军航空管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从公司历年收入来源看,军队也是公司主要客户。

智能交通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交通技术网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34个,市场规模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451个,市场规模17.1亿,同比增长30.5%,高出2009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平均增长率一倍。

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城市今年年初发布的城市智能交通投资计划来看,智能交通市场需求比较大。2010年北京将开工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三期项目,总投资达14亿元,计划将五环以内现有道路的综合覆盖率由30%提高到70%;深圳计划2009年开始3年内投资10亿元建设“1+6”智能交通系统。

在地面交通方面,公司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其开发的高速行驶汽车牌号自动识别系统已经成功在北京和深圳得到应用,今年又布置在上海世博会相关场所。

总的来看,公司业务收入有望大幅增长。首先,2009年订单金额达到1.9亿元,其中空管产品订单金额为1.2亿元,而上年空管产品销售收入仅4868万元,说明有不少订单收入将在2010年确认;另外,据了解公司今年上半年订单情况明显好于往年。

风险提示:公司空管系统订单确认周期比较长,2010年中期报告业绩有可能不能立即体现公司业务增长的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川大智胜:步入快速增长之路 买入评级
  • ·中银国际给予利邦买入评级 目标价6.6元
  • ·部分最新买入评级股票:时代出版等榜上有名
  • ·四股成推荐热点 机构纷纷给出买入评级
  • ·厦工股份:价值在变革中提升 给予买入评级
  • ·评级简报:西山煤电将迎高速发展 买入评级
  • ·东海证券:宏达新材突破技术瓶颈 买入评级
  • ·[图文]江南证券:深纺织竞争优势明显 买入评级
  • ·[图文]信达证券:北大荒核心价值未改 买入评级
  • ·[图文]浙江龙盛:多元投资扩大盈利空间 买入评级
  • ·华胜天成困难时期即将过去 给予买入评级
  • ·[图文]首旅股份:中长期发展向好 维持买入评级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