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绒业:目标价18.85元
海通证券-买入
中国为羊绒大国
中国是世界生产羊绒原料及其制品加工的第一大国,年产羊绒大约10,000吨,出口羊绒衫约1,200万件,羊绒及其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国内羊绒及制品加工企业已达2,600多家,羊绒制品生产能力3万件以上的企业有500多家,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达20多家。我国羊绒制品市场结构兼有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呈现二元结构,其中部分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构成了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而其它众多小型企业则构成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羊绒制品的了解逐渐加深以及消费能力提升,对羊绒制品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多。以羊绒衫为例,国内消费市场规模自2005年以来每年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目前国内市场规模大约为1,500万件左右,仍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从发达国家情况羊绒衫情况来看,中国羊绒衫的消费水平依然较低。近几年,人口为3亿的美国羊绒衫的消费量达800万件左右,人口为1.3亿的日本羊绒衫的消费量达500万件左右,以人均消费量来看中国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成熟消费市场,未来国内市场规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公司概况
中银绒业2007年通过资产置换借壳圣雪绒,重组后的两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获得稳步提升,公司业务也逐渐走入正轨,经过有效整合,形成年产无毛绒1100吨、绒条300吨、羊绒纱700吨、羊绒衫150万件(2009年从110万件扩张到150万件)的生产能力。2009年公司收购羊绒原料3,015吨,占国内羊绒总量的30%左右,是国内最大的羊绒收购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基本形成了稳定的无毛绒、绒条、羊绒制品销售网络,平均每年销售无毛绒约730吨,绒条约220吨以及羊绒制品约110万件。2009年公司收购了具有140余年历史的苏格兰邓肯纱厂,公司拥有了世界高端的纺纱工艺技术,并同时拥有了知名的纱线品牌(主要为世界一线品牌如LV、CHANEL、PRADA等提供羊绒纱)以及欧洲的销售网络。公司在2009年全国出口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中逆势而上,出口羊绒衫由2008年的57万件增长到110万件,成为全国羊绒制品出口第三大企业。中银绒业目前拥有三个主要品牌:来源于苏格兰的羊绒纱线品牌:托德邓肯(TODD&DUNCAN)、来源于苏格兰羊绒制品品牌:布朗艾伦(BrownAllan)以及自主羊绒制品品牌:菲洛索菲(Philosofie)。
定向增发
上下游拓展公司计划公开发行A股的股份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含2,60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1.63元/股,预计为29,018.70万元,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5,000吨羊绒采购及初加工项目、羊绒制品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项目。通过公开增发,公司将细化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5000吨羊绒采购及初加工项目可增强公司在原绒市场占有率及话语权,原绒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0%提高提高到50-60%(目前国内原绒总量约1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0-90%),意味着公司未来在原绒价格上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项目可加快自身品牌发展。目前国际市场上70%以上的羊绒制品产自中国,但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所占的比例却不足20%。公司在收购商邓肯纱厂完成后获得了英国道森国际的高端羊绒制品品牌“布朗艾伦”(BrownAllan),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公司将利用本次募集资金推进高端品牌“布朗艾伦”(BrownAllan)在国内营销网络的建设。
我们估计公司定向增发将于2010年11-12月份完成,2011年开始高端品牌布朗艾伦(BrownAllan)的渠道建设,那么原来增发项目中的营销渠道建设项目将于2013年结束。
未来公司将结合自主中高档品牌“菲洛索菲(Philosofie)”与境外知名品牌“布朗艾伦(BrownAllan)”,实施品牌规划战略,做好产品的差别化定位,在国内实施多品牌战略。除了2010年开始推进“布朗艾伦(BrownAllan)”品牌外,公司自2007年已经开始进行运作“菲洛索菲”品牌的尝试,截止2010年4月初,公司已在银川、大连、沈阳、青岛、西安等地开了16家“菲洛索菲”品牌营销网点。初见成效,上述专卖店自2009年4月-2010年2月期间合计销售羊绒制品超过1.6万件,销售额约在1,400万元左右(月均销售1600件;均价为875元/件)。
上中下游即将融会贯通
原绒控制:潜在提升至5000吨;羊绒条:300吨产能;羊绒纱700吨产能(中绒集团360吨羊绒纱项目于2008年7月初建成投产并交付公司无偿使用,经2009年12月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生产线于2010年1月置入上市公司;收购邓肯纱厂产能增加340吨);羊绒衫产能150万件。中银绒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涵盖原料收购、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等行业上下游的上市公司,随着增发项目的推进,上中下游将更加融会贯通,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盈利预测和评级
2010年业绩增长动力:并表邓肯纱厂,羊绒纱产能增加340吨;从集团现金收购的360吨羊绒纱09年只有200吨产量,2010年会增加;产品提价;1000多吨的原绒和无毛绒库存;09年管理费用高,中介费用(如评估费用等)就1000多万元,2010年略有减少;内销渠道逐渐扩大带来零售业务的提升。初步估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为0.48、0.75和1.10元,分别增长135.71%、57.55%和45.98%,未来三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而且产业链不断完善,内销占比也不断提升,我们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给予2010-2011年30-25倍的估值,目标价为14.36-18.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