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刺激经济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政策变化: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负债率非常高,降息对其降低负债率有很大帮助,降息也可减轻购房者贷款负担,从而拉动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多个行业消费,有益于经济稳定发展。
在国务院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国十条”中,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民生列为首项任务。在中央今年第四季度追加的1000亿元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已近十分之一。紧接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今后3年内,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相关保障住房的建设方面。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核心目标的住房保障投资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还会采取更有力的政策调整来促进住房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包括第二套住房政策的调整。
"财大气粗"华业房产真是例外
在信贷政策从紧、购房者持续观望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公司资金链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沪市上市的华业地产却是个例外。在通过委托贷款向外“放贷”2亿元并成功收回后,华业地产最近又将手上的闲置资金“瞄上了”证券投资。
华业地产(600240)日前公告称,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公司拟以自有闲置资金不超过3亿元进行短期投资,所投资品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中央银行票据、商业银行票据、证券、基金、债券及有关衍生产品等。而就在今年6月,华业地产还曾决定以20%的年利率向深圳市顺创贸易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委托贷款不超过2亿元。
上证报报道:在房地产企业纷纷闹“钱荒”的当前,华业地产的上述投资举措难免令投资者不解:公司“现金流富裕现象”究竟是其不看好房地产现状而暂缓项目投资所做的“缓兵之计”,还是其果真无资金紧张之忧呢?“公司目前现金流十分充裕,而这主要受益于去年的定向增发。”华业地产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去年11月曾以每股13元的价格定向增发8000万股新股,募集了逾10亿元资金。随着募资的到位,公司前期预投入募资项目的资金也随之被置换出来,公司资金于是充裕起来。
华业地产今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共持有货币资金8.72亿元,而在短期负债方面,华业地产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则均为零。可见,充足的资金储备以及较轻的债务压力是华业地产“财大气粗”的主要原因。委托贷款、短期投资,至于华业地产为何不将上述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华业地产上述人士表示,公司此前增发募投项目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而公司目前也并不缺少土地储备,现有项目已足够公司未来两、三年的开发运作。该人士同时强调称,在当前市场状况下,现金流的稳定是最重要的,若公司贸然进行扩张而导致现金流紧张,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12元减持承诺彰显信心 三季度业绩爆发增长
控股股东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承诺09年12月31日之前不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出售所持有的华业地产股份(149989149股)。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若华业地产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12元(公司因分红、配股、转增等原因导致股份或权益变化时,将按相应比例调整该价格),华业发展承诺不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减持所持有的华业地产股份。
2008年3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 17.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264.6万元,同比增长47.22%;EPS为0.05元。其中,3季度营业收入为7,588.4万元,同比增长184.8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44.3万元,同比增长260.20%。天相投顾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43.44%,07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0.2亿元大大增强了公司实力。此后公司收购并负责开发的深圳“华业玫瑰郡”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8 万平方米,收购了大连晟鼎房地产开发公司80%的股权并竞拍得到大连市沙河口区(2008)-2 号地块项目,与此同时公司还收购了陕西金泓投资有限公司60%的股权,获得了1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从而使公司的业务得以拓展到西安。公司今后几年的盈利增长比较乐观,区域性的市场风险也得到了有效分散.预计公司08、09年EPS分别为0.27元、0.38元,以3.50元计算,08、09年动态P/E为13倍、9倍,鉴于公司项目丰富发展势头良好,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责任编辑:cris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