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板材:2010扭亏为盈 合理价值不低于5.6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000761)几经改造,已形成集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贸易和科研等一体化的配套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军工、航天、航海等高科技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公司于1997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
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5.98亿元,同比下降8%,录得净亏损15.45亿元,每股亏损0.49元。
2009年,对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一年,大部分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及盈利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本钢板材更是如此。2009年,公司毛利率继续大幅下滑,由2008年的11%,下降至4.9%,是导致其发生亏损的主要原因。
在三项费用控制方面,数据显示公司财务费用率历年来并不高,多年未超过1%,且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仅为0.4%,比行业平均财务费用率低1个百分点。
在管理费用控制方面,2006年以前,其管理费用率始终维持在1%上下,从未超过2%。从2007年开始,公司管理费用率大幅攀升,2009年高达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表明公司已连续三年管理效率过低,管理费用支出不当,并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在营业费用方面,数据显示公司的营业费用控制水平较高,除2007和2008两年略高于行业平均外,其余年份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仅为1%。
此外,数据显示公司管理层长期专注主业,鲜有对外投资活动。
整体而言,由于毛利率近两年急速下跌至非常低的水平,加上近年管理费用率居高不下,导致销售利润率呈急剧下降趋势,2009年更跌至谷底,为-3%。
资本结构方面,随着公司上市,资产负债率降为10%。伴随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攀升,2009年已接近6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当,但尚属健康状态。
资本回报方面,由于整个行业所处恶劣环境的原因,近两年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已从2007年的11%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11%,正常情况下,公司能取得10%—15%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流动性方面,数据显示公司流动比率曾长期稳定在100%以上的较安全状态,然而近来已连续两年下降到100%以下,2009年仅为82%,低于100%的警戒线,表明其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变弱,考虑到资产负债率也在提高的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3.72亿元,每股收益0.11元。
7月14日,公司公告预计上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6.5—7.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1—0.24元(去年为-0.29元),实现扭亏。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好转影响,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增强,导致效益明显好转。
我们使用英策咨询的上市公司财务模型,对本钢板材2010年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其2010年营业收入为431.3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9.78亿元,全年实现扭亏为盈。按公司目前总发行股数313600万股计算,预计其全年每股收益为0.31元(2009年为-0.49元),2010年末每股净资产为4.82元(2009年为4.64元)。参考7月23日收盘时公司市净率1.16倍的市场投资氛围,我们判断本钢板材的合理市场价值为5.59元。(英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