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服务至上 零售银行的旗舰
在香港,很多投资者对汇丰银行感情深厚。每逢岁末,更是流传着“圣诞钟,买汇丰”的说法。那是因为作为优质的蓝筹公司,汇丰银行几十年来从不辜负投资者给予的厚望,给持有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那么,谁又是国内银行业的“汇丰”呢?
早在多数商业银行以大企业批发业务为主的五六年前,那时国内银行的零售业务刚刚起步,中间业务收入比重较少,对小企业的贷款也比很少时,招行(600036)行长马蔚华就敏锐地察觉到零售业务才是银行业的未来,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做零售业务的银行将来没饭吃”。从此招商银行踏上了转型之路,强攻零售银行业务,开拓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的举措,让招商银行在国内同业中成为一马当先的佼佼者,也让这家从深圳蛇口成长起来的股份制银行积累了大量忠实的用户。
伴随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单纯依靠存贷款利差的盈利驱动模式早已无法满足金融需求的发展。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大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像发行股票、企业债进行融资,这很大程度分流了银行的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利率的浮动使得银行赖以生存的利差形成的利润空间也被一再压缩。服务于个人,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逐渐成为银行稳定业绩的定海神针。
对比国有四大行,招商银行最大的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在于灵活的经营体制。面临诸多挑战,马蔚华认为,各家银行一定要有自身战略,避免同质化发展,一家银行必须走出自身发展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
专业耐心的服务使得每个去招商银行办理业务的人都成为“座上宾”,看似费力的“笨功夫”,却使得一大批优质的客户成为招商银行的忠实用户,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也使招商银行成为众多优质客户个人银行理财业务的首选,这些都让招商银行从众多商业银行中脱颖而出。
一流的零售客户基础,再加上独占鳌头的中间业务,目前招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5%左右,位居国内商业银行第一,使得招行这些年来迅速发展。
信用卡业务则是招行另一个新兴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在西方国家,信用卡业务已成为许多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利润来源,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收益几乎占其纯利润的20%,美国运通公司更是凭借“运通卡”,支撑了其70%的利润来源。凭借着零售业务的巨大优势,招商银行以40%的市场占有率更有绝对的优势在未来中国的信用卡发展中领跑。
优质的服务、好于竞争对手的存款成本、中间业务可持续的强劲增长以及具有抗风险能力的贷款组合成为招商银行保持盈利能力的关键点。
过去五年间,招商银行的净利润,从2004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1亿元,历年现金分红稳定,远高于沪深上市公司总体平均水平。公司盈利在2009年前三季度出现小幅度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贷款结构中短期贷款和票据业务为主,随着息差的逐渐回升也会带来公司业绩的快速回升,加之公司贷款多为优质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资产比例相对很低,招行的总体盈利能力始终保持在稳健的经营水平上。
长期而言,银行业无疑将全面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效益质量规模均衡增长的招商银行零售业务优势将继续保持。庞大的客户基础、广为人知的品牌、品种繁多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以及在现金管理方面具有的明显竞争优势,将使招行未来的经营稳健增长,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刘欣)
中国平安:大金融版图提升价值
实际上,如果今天谁还认为中国平安(601318.SH)只是一家卖保险的大公司,那他真是太落伍了。今天的平安不再是单纯意义的保险集团。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理财的人,你需要一个银行来存放你的收入;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那么也许你就需要通过一个证券公司来开户交易;而在安置好你的财富之后,眼光长远的你,相信还会买一份产险,以防范可能面临的财产风险,外加一份养老保险,以满足退休之后生活的不时之需。这一切,中国平安可以统统帮你搞定。
对中国平安这家以财险起家的金融控股集团来说,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探索比国内同行走得更快、更超前,用平安掌舵人马明哲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
拥有约4700万名个人客户及超过200万名公司客户的平安,作为国内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保费增速一直领先于同业。连续的保费收入为中国平安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特别是产险方面,公司占据12.5%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寿险业务在业内也是名列前茅。
除了它的金融业务正在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外,作为基金第一重仓股,中国平安在内地股市的一举一动素来为投资者所关注。收购深发展、开展零售银行业务,这一系列举措都成为中国平安发展的新亮点。
通过不断的并购,平安银行目前的营业网点已分布到深圳、上海、福州、泉州、厦门、杭州和广州等地,总资产接近1500亿元,北京、昆明的分行也将于年底开业。
平安银行最大的资源是集团平台下的保险客户,其中,寿险和财险客户合计超过4500 万,这里面个人客户又占95%的绝对多数,这为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也证明,在平安300万信用卡持有者中,60%是来自与原 平安保险的客户,且90%处于激活状态,可见保险客户向银行客户转移是非常顺畅的。
正是在综合金融战略发展方向上的坚持,也使得平安在遭遇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之后,能很快从危机中走出,今年前11月平安共实现保费收入1570亿元,与去年同期1177亿元相比增长33%。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那些产品和业务结构单一的机构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有限,而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战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交叉业务销售,必将为股东创造出持续、稳定的价值。当然作为主业的保险业务,特别是其中的寿险业务,由于个人保单发达,保单利润率高,加上产品多元化,利率风险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将继续充当公司利润主力军的角色。
而平安银行这块业务,经过我们的估算,未来5年将为集团贡献超过110亿元的净利润。不断巩固的保险业务,努力创新的零售银行业务,逐步回暖的经济,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均使得公司未来估值优势凸显。
业务创新且多元化,零售银行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保费收入仍将稳定的继续贡献利润,这一切都将使得中国平安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蒸蒸日上,投资价值自然也随之增加。
所以,如果你是投资者,而且选择了平安证券开户交易,或者是买了平安的财险、养老保险,为何不考虑一下它的股票呢?想象一下,在若干年之后,你在收获了平安保险提供的丰厚养老金的同时,还能获得一笔因投资它的股票而获得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回报,双喜临门,何乐不为?(李静)
中国联通:精彩在“握”
尽管“精彩在沃”的广告早就铺开,但中国联通(600050.SH)的3G正式商用实际上从10月刚刚开始,一个月后,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兴奋地宣布,联通3G用户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每用户的ARPU值(月均收入)超过100元。
移动通信行将告别2G时代,而在同一起跑线的3G时代,联通是继续扮演老二角色,还是去勇夺市场头把交椅?
虽然中国联通3G的正式商用开展的时间最晚,但是其所运营的WCDMA制式无论在全球普及率还是技术成熟度,都要较其他两大运营商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占着3G制式优势这一“山头”,中国联通若能继续提高公司的执行力,在未来的3G乃至4G时代,中国联通成为王者并非空想。
目前,中国的移动通信普及率不到50%,而欧洲平均为110%,中国香港地区最高,达到149%,全球平均水平为50%,因此目前的移动通信普及率尚不及全球平均水平,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通信业务仍有值得期待的增长空间。
尽管在2G市场,无论从用户数量还是用户ARPU值上看,中国联通都难以望中国移动之项背,但是,电信重组试图让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变得更为均衡。
在2G市场,联通2008年末的份额只有20%,但是,并不能就此认为联通失去与移动在未来市场针锋相对的机会,毕竟,我国移动用户的年转网率高达30%。相反,联通所获得的WCDMA制式的3G牌照让它在三家运营商中独具优势,占据这一“山头”,联通成为3G时代的领头羊变得可以期待。
对比可知,WCDMA是三种3G制式中技术最为成熟且全球覆盖最广的,其带宽最高有14.4M,是CDMA2000最高带宽的4倍多,TD-SCDMA的5倍多。全球116个国家的275家运营商选用了WCDMA制式,选用CDMA2000的只有60个国家的107家运营商,而TD更只是在中国使用。
长期以来,中国联通偏弱的管理层执行力被认为是无法抗衡中国移动的重要原因,而从最近的管理层表现看,执行力正在取得明显的提升。
这从两件事可以表现出来,一则联通成功与iPhone达成合作,从国外通信运营商与iPhone的合作经验看,引入iPhone后,运营商的客户增长和非信息数据ARPU值都有了明显增长;二则联通在全国范围内与支付宝达成合作,联通网上营业厅成为运营商中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支持支付宝付款的网上营业厅。
尽管是一家国内通信运营领域的寡头垄断企业,但中国联通对投资者的现金分红却并不吝啬,最近5年来,公司年年分红,计算表明,如果以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作为基础,计算利润分派率,由此作为今年的分红预期,联通的分红收益率能达到3%以上。
不仅如此,中国联通在A股二级市场的股价也走势平稳,波动程度和非系统风险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至于国内的通信运营业,尽管固话业务增长将非常有限,甚至将迎来越来越多的退网用户,但宽带用户以及移动用户的增长将在很长时间内值得期待。要知道,我国目前的人均宽带普及率只有7%,移动普及率只有48.3%,均不及全球平均水平。在中国向城市化、信息化迈进的未来数十年中,通信运营业务的持续增长仍然可以值得期待。
所以,对于中国联通的股票,握住就能获得精彩的长期收益。(周俊)
(本文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