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北漂版“蜗居”: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发布时间:2009-12-28 19:20:52
 
文章内容

历时近一年的看房经历、一个月的过户时间,冯淼终于在北京东北四环拥有一个66平方米的家

12月22日下午5点多,从拥挤的北京朝阳区房地产过户大厅挣扎出来,冯淼(化名)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手上那串灰色的有些破旧甚至丑陋的钥匙,她有种眩晕的感觉:历时近一年的看房经历、一个月的过户时间,冯淼终于在首都东北四环拥有一个66平方米的“蜗居”。

回望人生的首次购房经历,冯淼如此对CBN总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冯淼是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普通职员。26岁,工作一年半,年薪10万元。冯淼的老公是她的校友,某IT企业程序员,工作三年,年薪15万元。他们大学时相恋,新婚还不满半年。

“我的买房故事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了。”12月23日傍晚,在北京国贸大厦楼下的星巴克里,冯淼开始向CBN讲述她的买房故事。昏黄的灯光下,冯淼的神情有些喜悦,也有点苦涩。

买房前奏

2008年冬天,工作了半年的冯淼逐步进入生活稳定期,开始和老公(当时还是男友)筹划买房结婚。当时他们只有10万元积蓄,几乎全部来自工作两年的老公。而出身于普通城镇家庭的他们,即使尽双方家庭之力,也只能再凑10万元。

“我们都从清华毕业,在五道口(地名,清华大学所在地)周边已经生活了7年,有些学校情结,所以最初看房主要在清华周边。”冯淼说。但她很快意识到,20万元的首付并不现实。即便在楼市萧条的2008年年末,清华周边的次新房单价也高达2万元,房龄20年的老房子也在1.3万元左右。在中介的带领下,冯淼草草看了两次房,破旧的房屋、脏乱的小区很快让她失去了兴趣。

正在这时,影响冯淼买房日程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12月,冯淼老公的公司突然派驻他去深圳分公司出差半年。于是过完年,他们开始了短暂的分居生活,买房自然也暂告一段落。

“我们也错失了最好的买房时机。”冯淼说。的确,彼时的北京楼市,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下处于下行通道,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成交量惨淡。链家地产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二手房成交6.9万套,是二手房市场开放十个年头来,第一次成交的下行。而整个2009年,二手房成交可能要达到27.6万套左右,涨幅高达273%。

看房历程

今年8月,冯淼老公回到北京,他们顺利结婚,并重新开始了买房之旅。但此时,房价已不可同日而语。

“清华周边的次新房已经涨到近3万元,老房2万元,我们不可能买得起了。”改变了策略的冯淼迅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买房目标:二手房,总价不超过100万元,两居,北京五环内的东边或北边,最好靠近地铁。此时,经过自己和家里共同的积攒,冯淼能拿出的首付已经有近40万元。但可惜,满足她上述要求的房源并不多。

在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看房下,时间迅速滑到11月,北京楼市已然暗潮涌动。

11月,“房贷7折优惠取消”的传言开始蔓延。某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冯淼赫然发现,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门口挂着醒目的条幅:“距离优惠政策取消还有50天”。

恐慌的冯淼终于决定全力看房,“年底前一定要搞定买房大事”。“我在目标区域的所有中介店里都留了电话,每天下班和周末都跟老公出去看房。”冯淼说她可能很长时间都无法忘记:北京阴冷的冬天里,自己和老公奔波在若干个或新或旧、熟悉或不熟悉的小区里。

受房贷优惠取消传言的刺激,11月的北京楼市进入了几近疯狂的状态。数据显示,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历史来首次突破3万套,成交均价幅度超过10%,成交量环比增57%。12月,市场成交量继续突破历史,仅前15天成交二手房已经突破2万套。

“二手房市场成了有房就能卖,标价就能成交的绝对卖方市场。”冯淼回忆说,购房者没有任何主动权,几乎出来的每个房子都有十几波甚至几十波人看,房东经常直接提价10%甚至更多。

她印象特别深的一个细节是:11月一部叫做《蜗居》的电视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在某个看完房的晚上抽空看了一集《蜗居》,就是海萍挺着大肚子跟他老公看房的那段,中介让看房的人一个个出价活脱脱的就是现实,那天情绪特别差,看完之后失声痛哭,觉得怎么在大城市生活就这么难呢。”谈到这些经历,冯淼眼中隐约有泪光浮动。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北漂版“蜗居”: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