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机构:A股中线仍乐观 看好政策扶持产业
发布时间:2009-11-30 20:07:20
 
文章内容

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低通胀阶段

《红周刊》: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农产品、钢铁等各类产品普遍出现涨价势头,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已进入哪个阶段?是否已现通货膨胀的苗头了?

彭砚苹:整个经济的复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周期性行业的复苏,也就是说企业在去库存以后,迎来一次产能的扩张,在此阶段第二、三产业的复苏还没有开始;第二阶段是非周期性行业的复苏;第三阶段是商业景气度全面的提升。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应该,更多地符合第二个阶段的特征,即非周期性行业在缓慢的复苏。由于经济依然处于复苏阶段,可以肯定CPI明年会往上走,但我们认为它不是飙升或者恶性通胀,一定是一个温和的通胀,明年CPI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这对资本市场来说相对还是一个有利的数据。

吴险锋:现在提通胀肯定为时过早,我认为目前全球经济进入了低增长、低通胀阶段,这个阶段对股市来说是比较有利的。由于股市往往会提前反映未来,目前的低增长至少预示着经济增长还远没有达到顶部,资金会对未来有着比较好的预期,同时,流动性很充足,货币政策不会很紧,这种环境对于股市来说非常有利。而如果是高增长必然会拉动通胀,进而推动经济触及顶峰,而且货币政策也会比较紧。

明年货币政策的两个重点

《红周刊》:近日热钱借道港股、B股抢购人民币资产,各位如何看待这一轮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

彭砚苹:现在很多资金都在赌人民币升值,并对我们的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那么,明年人民币是否会升值呢?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我相信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愿意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进行本币的升值。实际上,与其说人民币升值,倒不如是美元自身在不断的大幅贬值。我们注意到,美国第二季度GDP猛升至3.3%,其中3.1%都是由于美元大幅贬值,可见美元贬值幅度之大。当然,美国也是基于自身经济的考虑,他们通过大量印钞,造成美元大幅贬值,这样可以将国内的危机转嫁到外部,促进出口。

所以,我的观点是,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趋势,但今明两年是中国经济复苏关键的两年,相信明年人民币不会出现像2006、2007年那样大幅升值的情况。

《红周刊》:除人民币升值外,明年的货币政策我们还应该关注哪方面?

彭砚苹:我们一直强调,明年的货币政策最值得关注的两点,一个是人民币升值,另一个就是加息。加息是判断这个国家货币政策走向和国家利用资金水平的一个指标,也是判断整个经济复苏到什么程度的指标。我认为,目前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处于加息的上升通道之中,包括澳洲等国家都已经加息了。加息意味着实体经济复苏的步伐加速了,更多实体经济愿意借贷资金了。中国应该也已进入了全球加息的通道里了,至于何时加?需要看明年中国经济复苏的进程。我们判断,明年即使加息,手法上应该也是比较慎重的,如果明年经济形势好,加息也会是一或两次,时间在二季度以及之后比较合适。

吴险锋:我不是经济学家,不会对明年的加息次数做出预测。但我认为货币政策的方向一定是温和地控制,不会一下子把利率提高,而是会根据经济复苏的程度相应地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

看好政策支持的产业

《红周刊》:在看好经济的背景下,短期调整结束后,未来引领行情再起的龙头板块会是什么?

吴险锋:我认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些板块明年会比较活跃。像上面我提到的大消费、低碳、科技等新兴产业,投资者可以参照温总理详解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而银行地产板块整体估值不高,也存在一定的机会。银行板块的调整主要还是与基金不作为有关,关于银行再融资的传闻只是银行股短期调整的一个借口。

而地产股的机会更多地来自于业绩的提升或物业的重估,估值本身难以持续走高。当然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高企,将地产行业推向了政策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有一定的政策风险。

而汽车、家电属于大消费板块,明年业绩依然会有不错的增长,也有投资机会。

彭砚苹:产业升级背景下上市公司进行的资产整合今年非常热,我们认为,明年这个热潮还会延续。另外,金融、地产相对估值较低,今年业绩不错,也值得看好。

《红周刊》:如何评价近期创业板的表现?

吴险锋: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高于主板是很正常的,原因在于市场资金给予成长性企业一定的成长溢价。由于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整体依然处于成长阶段,中小市值公司会享有一定的成长性溢价。而当一个经济体进入成熟阶段后,中小市值的公司反而会出现一定的折价。

[责任编辑:coguo]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机构:A股中线仍乐观 看好政策扶持产业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