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三大证券报股市资讯一览:
证券时报:
利好政策犹抱琵琶 A股反弹一波三折
周四,大盘未能延续强势而再度收阴,前日反弹成果损失殆尽。早盘两市股指低开后窄幅震荡,上证综指一度小幅翻红并逼近10日均线,但11点开始转头向下,午后弱势整理,最终收跌0.57%,报2111.18点。深成指则受权重股万科A等地产股拖累,全天基本绿盘运行,收盘下跌1.86%,报8995.62点,破9000点整数关并再创阶段新低。两市合计成交不足900亿元,维持地量水平。
周三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出台,制造业PMI为50.1%,创8个月新低,不过月环比降幅继续减小,制造业下滑势头减弱。不过,从盘面来看,该消息并未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当天做空股指的主力是地产股,在诸多行业指数中跌幅排名第一。近期地产业动态新闻较多,在国务院派8个小组督察地产调控后,周三各大媒体均报道政治局会议决定继续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切实防止房价反弹。昨天又有消息称,7月一线城市新房均价持续攀升。房价的上涨加剧了地产调控加码的概率,各类调控传闻来袭,尽管并不属实,但地产股仍然应声大跌。市场对调控的恐慌可见一斑。受地产股全线回落影响,建筑、煤炭、有色等诸多周期性板块也都表现疲弱。昨天表现最好的板块是医药股,此外,银行、钢铁、电力、电子器件等相对活跃。
昨日盘后,一则利好消息迅速传遍网络: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日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证监会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降低印花税。对此,多数分析师认为对市场应是短期利好,如尽早实施有望成为反弹催化剂。但由于市场跌势已成,如没有利好组合拳,仅此一条朦胧消息尚难改变市场的弱势格局。
资金场内腾挪 周期股现结构性机会
进入8月,我们认为国内宏观层面将呈现一些积极的变化。一是“预调微调稳增长稳投资”的政策效果有望逐步体现,宏观经济将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二是沿着“宏观政策调整经济缓中趋稳行业边际改善”的路径,中观层面的供需结构恶化趋势有望出现阶段性好转。我们预计8月国内经济活动环比改善,市场预期将有所提升;通胀压力继续下降,政策空间依然显著;中观景气度处于相对低位,周期品价格或存在潜在回升动力。
不过,对于A股市场的运行而言,近期市场调整与悲观情绪互动强化,经济上的技术性反弹与预期之中的政策调整仍然难以根本扭转市场趋势。我们认为,市场自身的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中期股市真正意义上的企稳仍需要来自外力刺激。就短期来看,宏观经济的缓中趋稳将推动市场出现短周期反弹,场内存量资金的腾挪将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煤炭、建材及银行等周期性行业。
地产股存变数 底部构筑更复杂
A股市场周四收盘走低,上证指数下跌0.57%。楼市调控加码预期打击地产股大跌,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未出台任何宽松政策也影响市场人气。大盘反弹昙花一现,地产股调整对后市影响如何?
刘景德(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认为,周四,地产股的集体暴跌一方面是受消息面的影响,但最根本的还是市场弱势所致。何时最强势的股票也下跌20%甚至30%了,大盘就有可能调整得差不多了,这个过程可能很复杂。投资者应该关注银行股的反弹。如果反弹能持续下去就会构成底部。如果不能持续,反弹之后将再创新低,大盘必破2000点。
实际上影响大盘的因素很多,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主力面、题材面、消息面,可以说很多方面都有影响。这些方面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预示有大行情出来,所以在没有利好因素出现之前,投资者总体思路还是做强势股票,可以波段操作,千万别满仓左侧交易去找底部。
资金的流动对板块轮动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市场对房地产板块现在分歧很大,有些机构认为没有问题,虽然现在下跌但将来还有机会;有些机构则认为房地产的行情结束了。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上海证券报:
历史上A股5次绝地反击盘点
截至2012年8月2日,上证指数收报2111.18点,A股市场创40个月来新低,再次进入绝对低迷。但A股历史经验显示,大跌之后必有强力反弹,在政策暖风再次频吹之时,股市距离下一次已越来越近。本文盘点从2008年至今A股大盘的五次触底反弹中,基建、地产和有色都是当仁不让的龙头板块。
2008年的大熊市于10月28日探明1664点最低点。在之后的十个交易日内,以水泥、机械、建材为代表的基建板块领涨两市,板块阶段涨幅达到13.44%。同期,电子、金属非金属、金融保险业反弹强劲。
2009年9月,A股一路直线跌至2639点后出现强力反弹。之后十个交易日,大盘收出9根阳线,沪指涨幅13.45%。其中,领涨板块食品饮料与房地产涨幅均超20%,这和同期中央保增长促消费的基调吻合。
2010年7月前,上证指数在房产新政调控压力下出现长达3个月的连续下跌,之后半年大盘走出了一波涨幅近40%的反弹。反弹的前十天里,领头羊板块依然是房地产板块,板块涨幅7.12%。与之相对应,大盘下跌的最后十个交易日中,地产板块跌幅居各板块前列。
2011年初,沪指在2661点触底反弹,在见底后的十个交易日中,大盘一度收出9根阳线,阶段涨幅排名前三的为农林牧渔板块、金属板块与电子板块,而农林牧渔与电子板块再度恰巧是前期跌幅较大板块,大盘见底前10天的跌幅排在各板块第三第四位。
2012年初的2132点是最近一次A股绝地反弹的起点。沪指在持续大跌之后凌厉反弹了300余点,活跃行情持续2个以上。而此次领涨的板块依然是以煤炭石油板块为主的采掘业与金属板块,同时,地产和金融股也反弹幅度进入前五。虽然当时,煤炭的现货价一直处于下跌中。
回顾过去的历史上最近的5次绝地反击,每次领涨大盘的领头羊都逃不过基建、地产、有色这些强周期品种。且往往并不顾及行业面。典型如,2010年,地产股的逆政策而动、2012年煤炭股的独立反弹等。或许,在未来A股的绝地反弹中,“跌的越凶、反弹越猛”依然是最颠扑不破的道理。
处于爆发前夜?基金强力介入移动互联网板块
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交友等业绩逐步释放的移动互联网标的正成为基金经理目前重点关注的品种,上述品种二季度均遭到基金经理强劲买入,并在第三季度初至今的市场中大幅战胜指数。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移动互联网目前还处在爆发的前夜,属于中长期的投资品种,其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服务类品种而不是硬件公司。
手机电视领域的百视通、乐视网,手机游戏领域的掌趣科技、北纬通信,手机交友领域的朗玛信息及顺网科技等品种清一色出现业绩大幅增长,其中一些上市公司更出现了季度业绩的环比强劲增长,如一季度业绩表现平平的北纬通信、朗玛信息、顺网科技均在二季度出现业绩大幅改善,而北纬通信更预计三季度业绩增幅继续向好。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中国证券报:
三玄机闪现 筑底再添变数
曾经,钻石底看似坚不可破;如今,“新低”却已不再是新鲜的字眼。昨日,招保万金引领的地产股集体大跌,令深成指再创阶段新低。不过,此新低非彼新低,目前市场也未出现泥沙俱下的非理性杀跌现象。而盘面上地产股领头下跌、银行股碎步上扬以及医药股又现抱团取暖这三大特征,一方面意味着强势股补跌的系统性风险仍存,另一方面则说明资金正逐步开始部分认同当前A股的中长期价值。接下来,2100点的探底路或更具戏剧性,诸如产业政策利空传闻的突然冲击以及利好政策预期的升温等,都有可能随机修改原有的“剧本”。
三因素共振 银行股扮演“稳定器”角色
昨日,在沪深两市震荡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板块再度体现了“稳定器”的作用,逆市收红,令指数不致大幅下跌。截至昨日,银行板块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收阳,成为了弱市中最为亮眼的一道风景。究其原因,银行股估值的低企、H股银行股近期的强势表现以及上交所拟推出“风险警示板”对ST板块资金的挤出作用或是主要因素。
昨日,受地产板块大幅调整影响,沪深两市震荡下行,恐慌情绪一度弥漫;不过,在银行板块企稳的背景下,指数跌幅最终收窄。截至收盘,在沪综指下跌0.57%的情况下,中信银行指数逆市上涨0.47%,银行股出现普涨,除中国银行、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微跌外,其余银行股悉数收红。
创业板指数一枝独秀
沪指昨日重新考验2100点支撑,深成指受地产股暴跌的拖累单日跌幅更大。相较而言,创业板指数表现算得上是一枝独秀,该指数昨日逆市微涨0.22%,跑赢各主要股指。
个股表现方面,创业板内部依然呈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创业板内部昨日正常交易的340只个股中,有128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红日药业强势涨停,有多达10只个股当日涨幅超过5%,医药板块可谓全面开花;在当日出现下跌的205只个股中,只有三只个股跌幅超过5%,多数个股单日跌幅都介于1%-2%之间。相对而言,中小板内部的赚钱效应则略微逊色。昨日中小板内部正常交易的684只个股中,有191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虽有石煤装备等4只个股强势涨停,但单日涨幅超过5%的个股只有15只;而在当日出现下跌的474只个股中,有8只个股跌幅超过5%,多数个股跌幅都介于2%-3%之间。
分析人士指出,昨日深市各主要指数的下跌,主要是受地产股大面积重挫的拖累,短期而言,地产利空传闻仍将对地产股形成冲击,进而对指数构成拖累,投资者不宜急于抄底。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