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冷三九夏热三伏,就在神州大地被夏日三伏的炎热所炙烤时,中国股市却宛若掉进了三九的极寒之中:连续三月大跌,周K线上七连阴,不但今年的涨幅被全部吞灭所谓钻石底2132点被无情击破,2100点也危在旦夕,指数的下跌也让市场的交投格外的冷清,以上海市场为例,连续多日成交额不足500亿元。
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更多的投资者感受到的可能都是绝望,割肉出局、股票销户甚至因股自杀的悲剧也有发生。然而股市俗语说:行情总会在绝望中产生,既然2132告破之后市场又能否绝处逢生甚至迎来重要底部呢?对于市场的未来谁也无法去做预测,不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可历史的规律却值得好好去学习,通过对比分析A股最近几次重要的阶段底部,我们发现经济底、政策底、估值底及市场底对于一个中期底部的构成缺一不可,而通过分析这四个方面,或许我们就可以对当前当前市场做出初步的判断。
以史为鉴:经济底+政策底+估值底+市场底对于中期底部缺一不可
1、1664历史大底形成回顾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讲,记忆最新的底部当属08年的1664点。由于突然其来的金融风暴,全球经济无一幸免于难,而对外贸出口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国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投资者的恐慌之余股票被疯狂的抛售,市场出现崩盘式下跌,指数从6124点一直跌落到1664点,跌幅接近73%,超越金融危机的始发地美国股市的表现全球倒数第一。就在投资者陷入绝望的时候,市场却在四万亿等利好的综合作用下,市场一路反转直上,最终走出一段波澜转阔的翻倍大行情,而分析2319点的底部成因,可以发现以下四个方面至关重要:
经济底:为防止经济继续滑落,国务院于2008年11月10日宣布实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拯救经济与危难之中,当然四万亿投下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PMI指数12月份立马掉头向上,由08年11月的38.8大幅回升至41.2,上证指数当天便跳空高开拉出里程碑似的大阳线。随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经济出现奇迹复苏,09年中国经济增速再度全球夺魁。
政策底:股市方面经国务院批准,自08年9月19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千分之一且改为单边征收、同时证监会宣布自08年9月16日起暂停新股IPO;货币方面连续5次降息其中08年11月27日更是一次性降息1.08%、4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天量信贷投放;其实除了股市跟货币政策外,房地产政策也不能忽视,08年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央行出台政策,降低存贷款金融利率、减免税费、降低房贷首付,其中首次购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税暂下调至1%,免征个人购销住房印花税,个人卖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等。货币、财政及救市政策同时正向作用于股市。
估值底: 08年的1664点时,A股平均市盈率仅为13.36倍,创出历史新低,跌入20倍的价值投资区域。然而相对于单一的市盈率,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另外一个指标,那就是市盈率与银行利率倍数之间的差值,市盈率代表的估值水平体现了投资者对风险溢价的承受程度,而银行利率的倒数则反应了在无风险的前提下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要求,08年连续五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率倍数为44.4倍,即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不考虑本金的情况下,股市的投资回收周期要比存放银行的回收周期少30年,市场才更愿意将将钱来投资股市。
市场底:底部出现之前,市场必须出现缩量,代表市场抛压的能量在衰竭,以08年十月份A股月度换手率跌破30%,沪市当日成交额长时间维持在500亿元下方,其中08年11月3日创出237亿元的地量。而底部的确认,却需要成交量的放大,说明有新的资金开始积极入场,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08年11月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上海市场单边成交额同比之前放大50%以上,其中12月4日更是创出1257亿元的成交额,其中11月10日过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市场的月度换手率高达68%,由此确认底部的形成。
2、998历史大底形成回顾
说到底部,A股史上最重要的底部莫过于05年的998点。在互联网泡沫破破灭、国有股减持及中小板推出等利空的影响下,A股历经四年大熊市,指数从01年的2145点扶摇直下,一直跌倒05年的998点,四大底部因素再度发挥巨大作用,自那以后自那以后股市便如离弦之箭一发不可收拾,A股史上最壮阔的一轮牛市也由此而生,直至两年零4个月后市场见到6124点行情才戛然而止,期间上证指数涨幅高达5倍,而深成指更是创下了接近八倍的涨幅。而回顾998历史大底的形成,同样经济底、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场底缺一不可。
经济底:说经济底其实不恰当,因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的黄金十年高速发展期,从03-07年GDP更是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其中05、06、07年的GDP增速甚至分别高达11.3%、12.7%和14.2%,到08年时总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
政策底:股市方面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发展,二级市场上实现同股同权同价,无形中提升了投资者入场参与的活跃度,同时证监会宣布自2005年5月25日起,暂停新股IPO,直到2006年6月2日才重新恢复新股IPO,这也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暂停时间最长的一次,从而为2006-2007年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行情打下了走势基础;货币方面从04年10月直到06年4月,国内利率一直维持在存款基准利率2.25%,贷款基准利率5.58%的低水平,造成追求受益的纷纷流向地产和股市;另一大政策利好就是人民币启动汇率改革,汇改之后人民币升值导致国际资本不断流入国内。三大关键政策使得股市迎来黄金上涨时机。
估值底:单纯估值方面,05年998点时,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8.68倍,跌进20倍一年的价值投资区域。同时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利率倍数为44.4倍,投资股市与存放银行的投资回收周期相差约为26倍。
市场底:四年大熊市使得A股月度换手率不到20%,沪市当日成交额长时间维持在50亿元下方,其中05年5月30日创出42.7亿元的地量。而从七月份正在确认底部的随后一个月市场来看,上海市场累积成交金额2689亿元,日均成交额128亿元,较底部确认之前成交情况几乎翻倍,月度换手率更是高达132%,从而真正确认市场的底部。
注:以上稿件(文字及图片)为腾讯财经独家约稿,腾讯财经拥有互联网登载版权,严禁任何未经允许的违规转载,一经发现,腾讯财经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如需转载,请致电:8217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