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黑马推荐个股点评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下周最具爆发力的8大牛股(名单)
发布时间:2011/11/26 7:20:35
 
文章内容

  广深铁路(601333):目标价上调为4.24元;评级上调为“买入”

  前9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20%,每股收益达0.21元

  11年前9个月,广深铁路实现总营收108.67亿元,同比增长10%。由于严格的成本控制,营业利润增长22%至20.97亿元,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至19%。截至11年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14.92亿元。每股收益为0.21元,同比增长20%,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前景展望: 分流效应将从2012年初开始显现

  受安全检查影响,将形成竞争关系的广深高铁已被进一步推后。我们认为对现有广深线的分流效应很可能从2012年初开始显现。我们目前预测2012年广深线客流将下降2%。

  将2011/12年每股收益预期从0.19/0.19元调整为0.26/0.27元

  我们将2011/12年每股收益预期从0.19/0.19元调整为0.26/0.27元。另外,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的每股收益0.28元。不过,我们下调了长期息税前利润率预测,从17.8%下调为15.5%,以反映运营成本的压力,尤其是劳动力成本。

  估值:目标价上调为4.24元;评级由“中性”上调为“买入”

  我们将目标价从3.95元上调为4.24元,以反映我们的盈利预测调整。我们采用贴现现金流法推导出目标价(采用7.6%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采用瑞银VCAM工具具体预测影响长期估值的因素。我们将公司评级从“中性”上调为“买入”,因为我们认为当前股价处在多年以来的低位,下行空间有限,而未来的资产重组机会或将提供上行空间。(瑞银证券)

  中南建设(000961):产业协同效应成就二线龙头

  投资要点

  独特的联动开发模式赋予公司高成长潜力

  公司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在于开发模式:中南成功地结合了建筑施工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利用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探索出了独特的联动开发模式。该模式可以细分为两种:1、“建筑+地产”的联动开发;2、一二级土地联联动开发。联动开发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土地成本低;2、土地面积大;3、地价支付灵活。我们认为,如果明年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陷入困境,公司独特拿地模式的优势将有望进一步显现。

  合理的区域布局

  中南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三四线城市为主要布局区域,该布局策略的合理性在于:1、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以刚性需求为主,房价相对合理;2、在和地方政府的谈判中,公司的议价能力更强,联动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目前,江苏省内仍然是公司的重点布局区域,建筑面积占比接近70%;而环渤海是公司近年来外延扩张的主要目标区域。

  销售逆市扩张、资金压力缓解

  下半年以来,公司的销售实现了逆市扩张,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判断,全年销售额超过原定的70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为80亿左右。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产品定位是公司销售能够实现逆市扩张的主要原因。进入四季度,公司的资金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主要的原因是:1、建筑工程款大都是年底支付,所以四季度是公司建筑业务回款的高峰期;2、九月份以来的合同销售额大幅增长,而银行贷款的到账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前期销售回款逐步到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2、2013年的EPS分别为0.85、1.21、1.71元,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39%,最新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8.3、5.8和4.1倍;

  根据测算,公司2011年底的每股RNAV 值为18.3元,股价相对于RNAV折让62%。我们认为,中南2011年的销售增长有望超越行业平均水平,而且独特的开发模式和合理的布局策略奠定了公司高成长的基础,给予公司“推荐”的评级。(平安证券)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 ·房价下跌仍是主流 五城市跌回5年前(名单)
  • ·2015年值得关注的10只股票型基金(名单)
  • ·[图文]本周17只新基金首发 偏股型基金成绝对主力(名...
  • ·[理财日报]2015最值得投资的50只基金(名单)
  • ·基金提前布局7只油气改革概念股(名单)
  • ·基金业协会开首张私募罚单 黑名单期间从业受限
  • ·北斗产业扶持政策或将密集出台 受益股解析(名单)
  • ·下周最具爆发力六大牛股 腾邦国际领衔
  • ·寄望10月行情 五指标精选10大金股(名单)
  • ·红十月概率大 12股播种良机开启(名单)
  • ·下周最具爆发力六大牛股 东富龙领衔
  • ·6日机构强推买入 六股极度低估(名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