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行政化同城之辩
行政分割是两地难以真正同城化的背后是地方利益纷争。
太原希望在扩大自身行政版图的前提下,实现太原和晋中同城发展。特别是榆次区,太原“觊觎”已久,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研究报告和文件中,多次提到打破行政区划,将榆次并入太原。
然而,晋中则不希望榆次从其辖区内剥离出去。根据记者了解,榆次经济总量占晋中15%左右,且是晋中第三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榆次第三产业的比例在60%-70%,是山西省产业转型的典范。
在太榆同城化多年的理论研究中,晋中始终坚持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现太原、榆次两地同城规划、一体建设、错位发展,打造核心区整体优势。
“同城化发展并不是两成并为一城,而是体现在城市发展质量、规模、效益上。将榆次划出晋中的提法是不科学、不妥当的。将调整行政区划作为经济圈建设的手段,不仅操作难度较大,而且会极大地挫伤合作一方的积极性。任何‘拆分、合并晋中部分县区’等思路和提法有违大政和民意,应该谨慎研究、慎重提出或予以回避。”晋中市一位政府官员对记者说。
在太原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两地均希望能够占领主动地位,这一点从两地的文字表述中可见一斑。太原方面冠以“太原晋中同城化”,而晋中方面则更多地称之为“晋中太原同城化”。
晋中方面建议,太原经济圈各成员应该本着平等互利、联合协作、双向共赢的原则,而不应强化一方、弱化一方,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坚持互利互惠原则,把太原、晋中的发展同步考虑、统筹谋划,尽快建立统一的人才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财政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促进两市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消除影响同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统筹考虑两市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交通、流通、融通”一体化。
“太原经济圈的建设应以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为牵引,共同打造核心经济区,而非仅仅强化太原中心城市要求。”晋中市一位政府官员称。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晋中调研时强调:“建设太原城市圈并不是把晋中建设成第二个太原市,而是晋中应该形成和太原实现互动、互通、互享,晋中在交通圈、通达性和城市的基本功应该和太原看齐,进行高标准建设。”
而两地的研究者都向记者提醒,除晋中、太原两地地方政府利益纠葛问题之外,部门利益纷争则是另一障碍,电信、邮政、通信,交通、金融等同城化环节,均夹杂复杂的部门利益之间的博弈,甚至一些国家部委亦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