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孔华)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超过7700亿元,规模超过4月和5月之和,成为6月贷款反弹的主力推手。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继相关部门近一个月来对贷款流向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后,昨日,旨在防范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指引由银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个月后施行。
据了解,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主要为固定资产贷款,固定资产是当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其中项目融资的融资比例较高、金额较大、期限较长、风险较大。
银监会表示,该办法将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提高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经济政策。
防范贷款挪用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对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管。此前有多位经济学家表示,在上半年超常规增长的银行信贷中,部分可能被挪用至其他用途如股市和楼市。
据悉,《办法》针对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规范了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部分,其中“合同签订”规定基于市场经济最根本的契约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和理念落实到与借款人的合同中去;“发放与支付”规定贯彻贷款“实贷实付”的理念,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有效监控贷款按约定用途使用,防范贷款挪用风险。
[责任编辑:azure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