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6月天是否也会迎来银行信贷的高温?据权威人士预计,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超6万亿已成定局,或达到6.5万亿。
本月初,银监会就加强信贷管理再度发出通知后,中旬,又派出了专项调研队,就信贷资金入市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央行相关人士透露,待二季度信贷数据和GDP数据出来后,央行将会在6月末讨论下半年货币和信贷政策工作思路。
审计署上周三称,经审计及审计调查发现,6家中资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以及招商银行)2008年违规贷款超过人民币300亿元,涉及违规发放土地贷款、虚假按揭贷款以及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贷款。
魏加宁:信贷资金20%流入股市30%流入票据市场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的测算,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30%左右的信贷资金流入了票据市场。魏加宁表示,“这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银行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自我循环,将会推动金融泡沫的形成。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不能否认会有部分资金流入到了股市、楼市中,从而造成股市、楼市暂时的回暖。
“相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无抵押物,信贷风险大,银行更愿意向房地产贷款。”广东省社科院境外热钱项目负责人黎友焕研究员透露,因为房地产绑架银行,房地产死银行也死,银行不希望房地产死,只好出手相救。
不过,还有观点认为,信贷资金可能是间接进入股市、楼市。比如实体企业的企业主原本有一部分资金准备投向生产,但是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将原来的自有资金投向了股市、楼市。
其实,自从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以来,政府就一直在担心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的问题。
魏加宁表示,目前的银行贷款模式容易形成新的金融泡沫,“快速增长的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里自我循环,容易提高股价,也在推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中国已经出现新的资产价格泡沫苗头。”
但是,仍有专业人士表示,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需要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以补财政支出之不足。所以,尽管有加剧未来通胀的可能,有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远虑,政府仍坚持要求银行放松信贷发放。
海通证券认为,国务院近期适当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这是默许地方政府及企业更大力度地运用信贷手段“加杠杆”式地投资,将助推信贷资金进入投资项目。
对此,魏加宁建议,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首先是要整顿票据市场,防止票据资金自我循环,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另外,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的监管,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
银监会日前向各地商业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紧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贷款流向,保证贷款发放进入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需求,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昨日,据媒体透露,一份银监会即将出台的《关于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方面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对银行信贷融资类理财产品有了更为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