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大蒜,谁说了算?对待涨价,种蒜者乐观其成,反正多少也有点赚头;炒蒜者喜不自胜,一轮涨价下来,收入比种蒜强就足以自慰;真正笑到最后到是掌握定价权的外资,他们不动声色,隐藏在资本与供求背后,大赚特赚。
3个大蒜3元钱。过去只有几毛钱一斤的大蒜,如今整整涨了几十倍,有的地方甚至上百倍。
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中旬大蒜价格开始上扬,7.5元、12元、15元、17元、20元……大蒜价格上升曲线异常“坚决”,如今,早已贵比猪肉了。
种蒜者:恢复性上涨
“大蒜价格有序波动本属正常,但像今年这样的涨法确实罕见。目前每公斤生蒜价格已突破历史最高点。”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刘普合表示,正常的价格波动是供需关系变化的信号,但剧烈的价格波动更是价格扭曲和市场无序的信号。
但“大蒜之乡”——来自山东省金乡县的种蒜者看法与专家并不一样。这个县每年流通大蒜达160多万吨、占全国大蒜产量的1/5,仅2009年,金乡县的大蒜出口供货量在12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直接出口40万吨以上,出口日、美、俄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亿多美元,故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说法。
“今年大蒜价格的猛涨,是大蒜价格受市场制约,多年低谷运行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其他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样,是市场的恢复性上涨的结果,有些媒体所说的游资炒作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金乡县副县长刘鹏表示,2007年、2008年由于大蒜价格严重偏低,蒜农种植成本在每亩1200元左右(不含人工成本),加上人工,总成本约在2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每公斤大蒜价格在1元左右时,蒜农仅赚取人工辛苦费。而蒜农亩均收入2007年为1400元左右,2008年为700元左右,亏损严重。蒜贱伤农,在2008年秋,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金乡减幅在15%左右,全国减幅在25%左右,由于种植面积和蒜农生产性投入双双减少,导致2009年全国大蒜总产大幅减少,约比2008年减少30%以上。
刘鹏表示,货源紧缺,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国内需求趋旺,形成了大蒜价格上涨的情况。刘鹏表示,具体上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总的供应量不足。以金乡为例,2009年5月初冷库内有上年度冷藏蒜40多万吨左右,而现在只有7万吨左右。二是今年大蒜的出口量不断上升。以金乡为例,今年一季度,受国际大蒜需求强劲的拉动,共出口大蒜5.7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出口量的骤增无疑让原本就紧张的大蒜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国内需求迅速增加。国民对大蒜的医疗保健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加上国内一些疫情的发生,食用量、医疗、保健、添加剂需求上升,国内市场持续升温进一步加剧了供求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