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之父”的马克•莫比尔斯说,“如果你想在世界上经济以最高速度增长的国家中崭露头角,那么就要冒险投身于新兴市场。”对国内投资者来说,把投资版图扩展到海外最重要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分散单一投资A股市场的风险;二是分享新兴市场高速成长的果实。
“世界是平的”,当年托马斯•弗里德曼制造的这句关于全球化的流行语,同样也可以恰如其分的用来描述全球投资的蓝图。
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上,中国虽然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名角众多,星光闪耀。俄罗斯的天然气公司Gazprom,每年开采天然气占全球的1/5,巴西淡水河谷保有铁矿石储量约40亿吨,印度的Infosy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软件企业之一……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当我们回想中国过去20年的成长道路,再用同样的眼光审视世界上许多正在腾飞的国家,就会发现同样的财富故事正在悄悄上演。
投资海外的理由
尽管总体上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光明,但很明显,越来越多的负面因素正在堆积。最近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异常严厉,加息的声音愈发强烈,A股市场犹如一只无头苍蝇,显得有点没方向。
但与此同时,菲律宾市场、美国中小型企业、还有黄金股却表现突出,在全球基金榜单上,这三类基金最近3个月来均获得了高于20%以上的收益,和A股基金平淡的表现相比,显得尤为突出。很明显,风水轮流转。不同的周期,不同的市场有利于对冲单一A股市场的风险,这是我们有必要考虑海外投资的第一个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从经济增长模式看,中国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们以制造业为主,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A股市场中,除了金融以外,制造业占到相当比重。当我们处于经济链条的下游,对资源、原材料成本的变化就会相当敏感。一些国外舆论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推升了石油、矿产等资源品的价格,不管是不是如此,但资源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仿佛难以扭转,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比如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新兴欧洲和非洲等地,就非常值得关注。投资这些地区,是对现有中国经济模式的风险的对冲。
第三个理由是货币。尽管人民币资产今年又有升值预期,但全世界除美元以外的货币,尤其新兴市场货币等诸多货币的升值走势均强于人民币。投资货币强势的国家,还能享受当地货币升值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某些年份中,也可以将其看作货币的对冲。
QDII意味着亏损
不过,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海外投资是和QDII联系在一起的,而QDII又是和亏损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是金融风暴余威缭绕,QDII至今仍然难以摆脱声名狼藉的厄运。
2007年站在“高岗”上的第一批4只QDII基金,至今没能回到面值,其中一直遭受诟病的上投亚太优势至今净值仍然在6毛多徘徊,上投摩根也因此不幸成为“反面教材”。
错误有时候比胜利更值得反思,我们也许应该感谢作为QDII先驱的上投摩根,给众多基金公司以及投资人上了一课,这堂课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一方面是传统的海外基金运作思路——快速建仓、把选时的重任交给投资者,这种做法在国内能否行得通,QDII是否有必要采用“中国特色”的方法去运作;另一个问题是,投资者对QDII的理解,是不是足以适合进行海外投资,投资者预期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
QDII的仓促问世,尤其是首次出海的时机又颇具悲剧色彩,自然会引起人们先入为主的成见,不过客观而言,关于QDII基金的“原罪”,有几个方面是不得不为其“平反”的。
其一,2008年的金融风暴百年难遇,对相关QDII基金造成的伤害也是百年难遇,这种情况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小概率事件。
其二,最初问世的若干只QDII基金,产品类型较为单一,所投资的市场也较为单一,除了上投亚太优势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以香港市场作为主战场。而这些产品的业绩主要和基金成立时间相关,表现较好的交银环球、海富通海外、华宝兴业中国成长,都是08年下半年成立的,而至今还在面值下挣扎的,都成立于早些时候。严格来说,这些QDII产品仅仅反应了香港市场的变化,即不能代表海外市场的全貌,也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
其三,早期发行的QDII产品,其运作更多的带有试探性成份。有些基金公司背靠海外股东的全球平台,相对而言表现较好,比如交银的外方股东施罗德在全球投资方面经验老道、自成体系,为投资者带来的附加价值就比较高。而一些本土基金公司,主要依赖于海外投资顾问,互相磨合的“蜜月期”恐怕还没顺利渡过,加上顾问关系还有亲疏之分,投资方面难免隔了一层,比如银华、华夏、南方、嘉实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换言之,QDII群体之中也是各有千秋,这和A股基金是一个概念,没有理由因为买了一只业绩不好的基金就认为A股基金都是洪水猛兽,也没有理由因为最近买了一只大盘股基金,就认为A股市场没有机会了,这是一个道理。
其四,对投资者来说,QDII产品的最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作为投资组合的“配菜”,这类产品所投资的市场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熟悉,因而通常需要相对长期的投资,并且采用定投的方式参与。如果从基金发行开始,采取每月定投方式,现在的收益其实已经相当可观。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方法和态度与你选择什么产品一样重要。
套用“新兴市场之父”马克•莫比尔斯的话来说,“新兴市场比美国股市不稳定三四倍,之所以能易如反掌的在新兴市场里挣到钱,是由于你能像冲浪者利用风浪的威力那样利用人们情绪上的波动,悲观至极之时正是买入的大好时机。在基金下跌的时候买入,意味着你能够在上涨之后卖出获利。”
表一:QDII2009年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