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第三方理财机构专盯100万级富人 收费不菲
发布时间:2009-5-27 21:34:01
 
文章内容

如今银行都推出了各种类型的理财产品,可是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挑花了眼,跑网点购买又相当麻烦?或者抱怨理财师不够专业、很能忽悠?

“客观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挑选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为客户的资金做中长期的规划”——这是现在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打出的口号。

然而这些机构是否够专业?是否真正独立?即便满足前两点,找它们理财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国内第三方理财份额不足1%

统计显示,第三方理财占据了国外基金营销约40%的份额。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60%的市场,中国香港大约占30%,但是在中国内地,1%都不到。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可选择的理财品种上来看,主要包括储蓄理财、消费贷款、委托咨询三大类。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未来中国消费者会对现金规划、消费支出、教育规划、养老计划、税收筹划、财产分配等产生大量需求。

获得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投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执行董事汪静波说:“第三方理财是理财市场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私人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的地图和导航仪。”

首先,由于其独立性,改变和优化了传统金融产品的售卖模式,建立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中立性理财服务模式,也就是从以产品为导向转换为以服务(客户)为导向。

理财师可以对金融产品进行深度的分析,了解它们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构,帮客户筛选投资工具和产品。

其次,第三方理财机构拥有的信息量之多是无可比拟的。很多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是依托一个大的咨询机构或者平台,拥有与其他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的信息、结算和资讯系统,并且成为金融产品与客户的连接纽带。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主要有,智博理财公司、睿创理财、诺亚财富管理中心、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它们业务重点也有不同。

主要以提供咨询服务或会员制服务为主的“金融超市型”,主要根据客户需求及偏好设计投资组合,并靠此收费。

而那些进行委托理财业务的“金融精品店”可以帮你直接操作,它们中部分是第三方机构,部分由银行自己成立。工行早在2004年就在惠州成立了第一家“金融精品店”。

资产100万以上才为你服务

一般来说,第三方理财机构并不直接销售理财产品,而是在分析客户的理财需求和实际的财务状况以后,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和理财报告书,帮助客户筛选理财产品。就如同在传统金融机构的“成衣店”里认真挑选就足以找出最合适的。

“未来我们的收益会主要来自理财产品在我们这儿的上架数。”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汪静波说,她比较倾向于把诺亚的所有客户打包,只要理财产品在诺亚财富上架,他们就可以按产品所针对的客户数量收取一定的上架费用。

而来自瑞典的世德贝投资咨询(北京)公司则坚持以资产配置为出发点,其常务副总裁栾成校说,如果自己参与了产品研发与设计,有利益在里面,就没办法保证客观独立性。

大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瞄准”的都是100万-30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它们收费标准各异:有些根据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有些则根据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来收取管理费。

理财周报记者通过诺亚财富中心客服电话咨询得知,在理财顾问帮客户制定出方案之后,如果办理财富卡,可以享受财务顾问帮助购买理财产品和跟踪的服务,季卡用户的服务费为1000元,年卡用户的服务费则是3000元。

业务水平良莠不齐,选择多留心

理财周报了解到,也有一些低劣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利用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推广。

在某理财网站上,共链接了18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网站。理财周报记者拨打了其中一家的客服热线,其工作人员表示提供“代客理财”服务:“你把股票账户和密码告诉我们,我们替你操作,收益三七分成。”还有几家则提供理财规划师培训服务,并不针对个人。记者还按照某“独立理财顾问”发来短信提供的号码,接听人却是保险业务员。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霍文文表示:“不排除私募基金借助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代客理财的可能。目前虽然多数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从业人员都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转入,但业务水平良莠不齐,要真正给客户提供着眼全球且专业精准的长期投资理财服务还非常困难。”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宁泽宇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和国际上第三方理财机构相比,国内的发展并不完善。他建议投资者不要轻易被这类机构动听的宣传吸引,不仅要看其是否合法合规,也要对其提供的理财方案和产品的“中立性”多留个心眼。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第三方理财机构专盯100万级富人 收费不菲
  • ·银行推荐产品不客观 第三方理财成长路漫长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