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明年经济谨慎乐观 三领域蕴含机会
12月12日晚间消息,针对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大成基金表示,相对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内容中对于明年经济政策的布局开始回归常态化、稳定化。这说明,中央对于明年的经济谨慎乐观,从各方面形势来看,明年经济虽然仍然具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总体来说将进入利多周期,面临的较大问题只是通胀水平。
大成基金指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重点强调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和去年会议中强调适度宽松的偏刺激的货币政策不同,显示中央对明年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信心。不过,讲话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这和"十二五"规则"调结构,促民生"的基本政策方向保持一致,也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 相信未来财政政策将继续着力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
具体行业方面,大成基金注意到,相较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重要讲话中,把"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了非常靠前的位置,包括加强水利建设、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等重要内容。另外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民生"。 会议指出,"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具体而言,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医疗改革等都是将要重点推进的领域。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今年会议中,将"出口"相对淡化,指出进出口并重,着眼点在于怎么优化、怎么转型,以及怎么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方面。
综上所述,大成基金认为,明年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集中在农业、民生、节能减排等领域,新兴产业中将涌现出一些高成长的公司。在政府力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明年的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大成基金)
准备金上调或被看做利好
上周,沪深股市呈横向震荡之势,上证综指止跌于2319.74点、2573.63点和2758.92点等前期三个低点的连线位置。收盘后消息很多,央行再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周六统计局又公布11月CPI涨5.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政策取向,分析师们认为,央行再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的消息要比加息好,因此不排除市场会把这一利空消息当作利空出尽来对待,也就是说会借势营造反弹行情。
走势图显示,上周两地大盘在横向震荡整理,周四一度出现险情,有向下破位的趋势,但上周五下午伴随着中阳线的拉出,市场乐观情绪有所回升。上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各自报收2841.04点和12460.46点,较前一周微跌1.39点和微涨17.46点,幅度为0.05%和0.14%。
注册分析师徐敏毅告诉记者,央行再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早在意料之中,不会对沪深股市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反而因为其力度不及加息和年内不大可能再加息的预期,变成了利空释放的信号。“靴子落地,也许反弹会接踵而至。”
从微观层面上,徐敏毅表示,大盘蓝筹股的走好将直接导致股指的上升。他说,中国现在的银行股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处于一个较低的价格,这为后市的反弹提供了基础。
徐敏毅还对记者说,国庆节后曾经出现过巨额成交,就算有一部分资金撤离了,但仍有一部分主力资金是沉淀了下来,它们一定会择机发威。譬如,权重股,有色金属和煤炭等曾经领涨的板块和股票就有这种潜力。
中银国际证券的注册分析师郑国荣也认为,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要比加息对沪深股市的影响小,但他不认为“靴子”已经落地,表示这个月的下旬仍有可能加息。他告诉记者,包括宏观经济数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消息都聚焦在今日,要是今日大盘不肯上涨就有问题了。
他个人认为,今日沪深股指低开高走的可能性居多,而一旦走出了这样的走势,那意味着调整到位,后市将展开反弹。从上证综指看,2900点类似于箱体的颈线位,一旦被突破,后市可高看3000点。
大成基金也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政策低于预期,应对市场冲击有限,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短期内立刻加息的可能性减少,但尚不能排除之后加息的可能。(上海青年报)
国金证券:反弹高度或超预期 推荐地产水泥
上周市场继续纠结。全周来看,市场仍是弱势调整之势。对物价以及货币紧缩的担忧给市场盖上了上限;同时,投资者也似乎意识到,政策紧缩的预期已经足够糟糕,因此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因此市场一旦出现快速下挫,超底资金也立刻涌出,事实上确实封杀了下跌的空间。从行业以及市场特征来看,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或受益于加息周期的建筑、机械、保险等投资品、服务业表现较好,前期表现更佳的消费品出现回调。
政策紧缩高峰已经出现。引发政策收紧的物价因素初步得到控制。虽然11月CPI达到5.1%,创出近28个月新高,但是物价如此高速的上涨已经打造出年内的高峰。环比来看,高频的商务部数据显示物价从11月最后一周连续两个月有所回落,显示10月份以来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有望放缓;同比来看,翘尾因素的消失意味着12月份CPI可能大幅下降至4.5%以内。
政策环比压力减弱,流动性情况好转。物价上涨压力的减弱、季节性因素正在推动流动性好转。12月份财政存款的转入以及资金需求的上升通常会推动货币的净投放,通常资金价格将季节性回调,06年以来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发现,12月以来的银行间隔夜/7天回购利率分别从最高点下降了20/80个BP,显示流动性已经出现好转。由于元旦以及明年2月份初即将迎来春节,货币供给政策将阶段性改善,预期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格局有望维持1-2个月。
经济仍然处于平稳向上进程中。从11月份PMI数据来看,由于价格的快速上升,生产企业采购开始谨慎,但是新出口订单、新订单等数据连续第4个月上升,终端需求依旧十分强劲。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经济依旧处于平稳向上过程中的判断,这将对市场构成向上的支撑。
把握反弹机会。我们上周发布了一篇临时策略报告《卖股票还是买股票?》,指出政策压力钝化、经济向上+周期估值低对市场支撑作用在上升,市场继续下跌空间有限,建议从布局的角度增加周期股的配置,地产、水泥、金融、机械等。我们认为,上调准备金率如期兑现、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平稳向上、流动性环境改善等因素将推动市场反弹。与10月份市场上涨来源于外部冲击不同,此次市场的反弹来源于政策环比改善的推动,因此相对而言看好内部政策敏感性周期行业,维持上周临时报告观点,继续推荐地产、水泥、金融、机械。如果后续的经济数据能够不断支撑经济向上的判断,则反弹高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关注风险:房价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正在加大房地产调控压力;经济的季节性波动有可能造成市场的担忧。
中金:反弹可持续性取决于加息与否
上周公布的11月份数据显示经济状况显著高于预期,市场对于经济的忧虑可以基本打消,从而封杀近期股市大幅调整的空间。
经济数据显示通胀风险进一步上升,而央行选择再次提高准备金率。我们认为,目前就判断年内不会加息为时过早。由于央票利率倒挂严重,央行利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的难度大增,因此只能采取不断提高准备金率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对于流动性抑制的作用相对较小。
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后期政策的预期仍是主导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但在未来政策明朗之前,市场保持箱体震荡的格局可能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而随着对于加息时点预期的明朗,我们认为市场可能出现一轮反弹。
从中期看,央行是否在年内加息,可能会使得市场演绎出不同的走势。如果央行在年内加息,则我们认为市场中期走势将更加稳健,股市反弹的持续性和幅度会更大。这是由于投资者对于政策滞后风险的担心会有所下降。而如果年内不加息,市场在年底前后也可能会有一波反弹,但是最终涨幅和持续性可能会显著小于前一种状况。
从近期各类农产品价格走势看,我们认为价格管制难以成为控制通胀的长效机制。如果政策制定者认为借此政策就能使通胀得到有效控制而不必出台进一步的相应货币政策的话,对于股市而言,有利的时间窗口可能就只剩下最近的1到2个月,市场只可能出现一波快涨快跌的反弹行情。
在这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下,市场的热点板块也可能不尽相同。如果年内央行加息,则未来的行情很可能仍然围绕前期热点展开,即以"十二五"规划为核心的诸如"七大新兴产业"、"高铁建设"和"中西部开发"等题材概念股展开。而如果央行年内不加息,则反弹的主线可能回到以有色煤炭石油为主,金融房地产为辅的中大盘周期周期性股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