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外的市场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欧美股市看亚洲市场,亚洲走势又习惯于回看隔夜的欧美走势。今天亚洲市场再现集体下跌状态,市场再度将焦点聚集在周三的欧美走势上。但是在当下的市场行情中,市场对很多现象的模糊才是判断行情的障碍。
透视一:欧美是否可当作标榜?
在共同下跌的市场当中,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一个焦点:中国市场是否存在走出独立行情的基础;欧美市场是否可以当作标榜?
从国内市场和欧美市场两方年内的走势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在走势节奏上,国内股市明显领先两至三个月的时间。从表象来看,国内市场8月的回落看似是指标级别的调整。但是更应该从经济复苏中市场的心态来解释,从坚定信心到途中的怀疑,再到重新树立信心的这一过程在历次经济和股市危机中都被证实普遍存在。这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问题,全世界范围内都适用。近期欧美市场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前期的突起之后,人们对数据的预期高企导致数据出台后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信心问题。这一过程正是进来欧美市场的写照。
在人民币还未完全实现自由兑换之时,如果将国内股市下跌的全部原因归咎于外围市场的话,是难以看到真实完整的市场的。
再回头来看沪深指数的日线走势,沪综指周四恰好在半年线上方止跌,没有中国建筑的深成指则仍然停留在60日均线上方,这是一个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