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宽松政策微调,是在经济复苏迹象初现背景下调和资产通胀矛盾,并同时可能出于信贷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日益缩减的考量下做出的。通过一种短期的休克疗法重新确立中长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在资产价格过高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宽松政策微调,是在经济复苏迹象初现背景下调和资产通胀矛盾,并同时可能出于信贷和投资拉动边际效应日益缩减的考量下做出的。通过一种短期的休克疗法重新确立中长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在资产价格过高现实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但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收缩过猛则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由虚热到骤冷,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预期外连锁问题的产生。而适度灵活和有弹性的政策取向,即采取可控的宽松财政政策,并谨慎选择合理的信贷政策退出点至观重要。
一、政策面收缩
近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管理层极少提到保8的目标,这很可能是在资产价格通胀和经济内生性(民间投资)始终难以启动的背景下,导致政策倾向于通过结构性梳理来逐步构建一个更为坚实的经济复苏基础。也可能是在经济增长的面子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后,管理层在试探性的采取休克疗法来应对资产价格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的信贷收缩,实际上就是对前段时间资产价格膨胀的一次调理。而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管理层显然还没有对这一转向进行定调,或者是在于对其影响本身也尚存疑虑。
二、实体经济由虚热到骤冷?
值得指出的是,如信贷收缩过快,很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的虚热到骤冷。毕竟一个大病初愈甚至未愈的病人,未必能经受休克疗法的考验。
实际上,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信贷大量释放背景下的投资驱动,高达百分之二三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支撑整个经济快速反弹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投资和民间消费始终是偏冷的(可以想象,如信贷实质性收缩,那么经济的内生性动力将进一步收缩)。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一旦信贷开始收缩,那么政策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双重趋冷可能会让经济基本面由过去的虚热到骤冷。
这其中有几个负面效应值得关注,一是如此多变的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将更不利于恢复长期社会信心和拉动民间投资;二是挤压资产价格泡沫(主要是房地产)过程中,要考验整个金融体系的承受能力,出现超出政策控制的崩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收缩也可能会引发本来就不够稳定的市场预期快速走向崩溃,从而导致政策效果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这也可能导致管理层将要付出更大的政策成本,来修复这一预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何更好的进行技术性层面的操作,甚至会影响战略层面抉择。
三、宽松的弹性政策更合理
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应对当前的复杂环境,一个宽松弹性政策是唯一可行选择。
实际上,当前的实体经济内生性仍然未复,信心工程还是有必要维系。尤其是相比信贷政策而言,财政政策投向更容易受到政策面的控制,从而既满足刺激社会复苏和回暖,又满足管理层调结构和防泡沫的需求,值得做重点考虑。
刚性而急速的政策转向,则如同在两难抉择中走钢丝,其导致的后果恕难预料,也容易让政策陷入摆动不定的尴尬境地。
(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