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不被挪用,银监会27日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腾讯财经注:30晚间银监会又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意见 防贷款被挪动),在支付环节规范了银行的贷款发放流程。这显然是限制信贷流入诸如股市和楼市这类资产市场,预示监管层开始调整信贷结构性流向,而这对股市的资金供求是否会产生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一、难从根本撼动资金宽松局面
应该说,银监会所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际上是针对近一阶段资金过度涌入股市、楼市所致。而在这种背景下,资产价格泡沫和由此导致的通胀风险也令央行等部门压力增大。
这一办法出台预示着银监会和央行等部门开始采取实质性措施来控制信贷泡沫和风险。考虑到央行等部门的审慎态度,下半年信贷释放确实再难以出现诸如上半年那样的脉冲性高峰,信贷资金增量从总体上供应上开始趋于平稳。
但这并不意味着信贷政策方向的转变,从更高战略层面上来说,经济复苏本身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资金环境。因此虽央行有意控制信贷投向,但由于受到最高战略目标的牵制,其整体方向难以大改背景下,中期内信贷紧缩就不可能成行。
同时考虑资金行为本身又往往受到利益驱使,决定了只要整体的政策基调不改变,银监会的暂行办法必然是拆东墙补西墙,资金仍然会想方设法流入高收益市场。
二、视作央行逐步调整信贷的第一道金牌
虽从中期来看,央行信贷政策不可能转向紧缩,但毕竟监管层已开始逐步微调。
从历史上来看,央行政策转向一般是渐进的,其政策效果一般是累积到一定阶段后发挥效应。而当前的货币政策虽受阻于管理层最高战略目标的牵制,但我们仍然有必要观察随着经济状况(尤其是就业状况变动)的发展,央行货币政策的具体走向。从而较为前瞻的判断及其逐步累积的效应,更好的未雨绸缪规划未来格局。
这次出台的暂行办法则可看做是紧缩的第一道金牌,对央行接下来可能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累加影响我们则应加以密切关注,并分析其效果。
三、境外游资接棒信贷
另外要真正能够把握好中期内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走向,我们还要从更加全局性综观研判,比如对境外资金的流入方面我们就必须要重视。
由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反弹,境外资金涌入的趋势将持续,也正因此,在银行信贷逐步转向平稳的背景下,境外游资可能接过信贷成为增量资金的主力军,两者综合后我们发现资金供求关系仍然十分乐观。而这批新涌入的境外资金,则很可能会成为下半年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要素。
因此,最终的结论是中期内资金供求仍然较为乐观,而对新进入资金的偏好分析则成为我们把握中期市场机会的具体手段之一。
(广州万隆)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