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投资仍是驱动经济复苏的关键,而开工率则是我们观察这一进程的主要支点。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是否能有效回稳并刺激部分产业出口的回暖,则也是启动经济复苏进程加速的主要方面。而产业结构调整和通过支出制度调整从而刺激消费,则是远水难解近渴。
一、城镇化投资仍是当前经济复苏关键
近期出现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经济现象就是钢材和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始出现开工率复苏,并价格上涨的量价齐升现象,相比之下煤炭、钢材等库存则开始下降。实际上,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这些现象是和二季度大量地产公司开始购买土地,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复苏有密切关系。并且连续数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走高,也充分说明投资品的需求持续回暖,其供求关系受投资拉动明显。
目前从数据上来看,7月份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量有所下降,但这很可能是受淡季和存量房屋的因素影响。在购入大量土地后,三季度房地产开工率能否出现上涨才是决定社会投资能否回暖的关键。从长期方向来看,我们认为城镇化的战略方向决定了这一趋势的持续性,而大量和建筑相关的材料价格上涨其实已经开始显现城镇化背景下投资开工率开始复苏。
但备受指责的房地产价格畸高,也确实是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较大问题。不过令人感到尴尬的是,窘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性,目前管理层也很难找到诸如城镇化这样的一个推手,能够立杆见影的稳定经济并走向正轨。
二、出口回暖也是关注焦点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能否实质性回稳情况下,出口能否同比回暖。实质上,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略微复苏和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内部分产业的出口复苏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走暖的两大支撑之一,并显然已成为近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
但从总体上来看,受制于美国经济模式转型和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出口已难从总体上重现往日辉煌。考虑到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仍在持续,中国在中高端制造行业的出口仍然是有潜可挖。尤其是单一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备受质疑,政策面也会着力通过出口产业转型来寻找新的支撑点,从而力图创造一个富有深度和广度的经济复苏进程,更好实现其长远战略目标。
三、产业结构调整远水不解近渴
从“理性”上而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而投资和出口依赖型经济必须要转型内需型模式。但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分配制度所决定的内需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究派所一直提倡的经济模式转型很难在中期内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促发复苏。尤其考虑到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这一思路更是远水难解近渴。
因此,当前所出现的各类诸如信贷微调政策,其根本目的是控制整个投资过快增长步伐和节奏,对市场短中期预期可能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长期来看,管理层无疑仍会坚持城镇化投资的主导性方向。
(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