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金牌分析师朱琰在今年上半年对银行类上市公司几乎全部看走眼,无论是提出的目标价还是评级。
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今年的身价。在进入新财富金牌分析师榜单之后,每个前三名的金牌分析师年收入或许都远远超过100万元。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前的“拉票季”,分析师们的“团拜”活动也拉网式撒开。
错判银行股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是《新财富》杂志的核心排名之一,自2003年新财富借鉴国际惯例首次推出由机构投资者投票评选的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最佳分析师”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成为证券行业公认的最权威的分析师排名,一些证券公司将该排名与分析师收入直接挂钩。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验证,2009年金牌分析师们的表现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以最受瞩目的银行业为例,中信证券银行业金牌分析师朱琰只在浦发银行(600000)评价中表现差强人意,其于3月11日的研究报告中给出的24元目标价差一步即将实现。
然而,朱琰推荐的其余银行目标价均较实际相去甚远。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遭遇了偏空政策面,造成全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但中信证券上半年几乎所有的研报中,都将银行业的评级设在“增持”以上。
迄今为止,银行股的跌幅基本与沪深300持平,并远大于上证指数的跌幅。
在被称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新国十条”4月中旬出台后,中信证券的银行业报告依然没有给出看空银行股的提示,而继续在个股的评级上给予“买入”或“增持”的评级。
比如,4月29日中信证券给予招商银行“买入”评级,目标价17元;但在此之前半个月,朱琰曾在4月14日的研报中给予招商银行20元的目标价。
从给出20元买入目标价到17元买入目标价的12天内,招商银行的股价其实已经从16.14元下跌至了13.82元,跌幅高达14%。
输给“榜单外”
实际上,与朱琰有着同样观点的分析师非常普遍,包括2009年新财富第二名的中金公司分析师,也始终对银行股抱以极大的看多热情。“可以说,根据正常逻辑判断,银行股目前的股价确实是偏离合理估值的。”一业内资深人士如是说道。
但“普遍性”并不是“金牌分析师”应有的成色。
可以看到,在一片“合理估值”的面前,合资券商高盛高华在今年1月25日发布的一篇银行业研报中,将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H股评级分别下调至“卖出”和“中性”。
安信证券在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推出的当天,发布了一份行业看空报告,称“银行业高点已过”,2010年前后行业整体的盈利趋势向下,并将行业评级下调至“同步大市”。
其实无论多空双方当时的争辩结果如何,市场走势是判定最后谁是准确方的唯一依据。
不过,高盛高华不参与新财富评选,而安信证券银行分析师去年并未上榜,两家未上榜的分析师因“唱空”银行股,暂时赢了金牌分析师朱琰。
用上述资深人士的话说,要将一个占有市场三分之一权重的行业评级调低,“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作为公募基金的标配甚至是超配行业,将银行业评级调低,将会遭到来自券商研究所买方市场——公募基金的“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