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周之内,沪深交易所四度发文直指内幕交易。 IC 图
一场针对“内幕交易”的打黑战役已全面铺开。昨日深交所再发警示性文章称,自2008年5月以来,深交所有45家次在申请股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后退出了重组程序,其中相当部分是因为停牌前股价异动和异常交易受到监管机构的核查和舆论的压力所致。此外,还有20家公司因查不出异常交易原因而被迫退出重组。
8月以来,沪深交易所在一周内已连发4文阻击内幕交易。
涨跌幅偏离需举证
深交所表示,严密防控内幕交易,凡有上市公司宣布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交易所在停牌后立即启动核查程序,核查有无异常交易和异常账户。
如股价在重组停牌前20个交易日内累计涨跌幅偏离度达20%的,上市公司除了要将股价异动风险充分披露外,还需充分举证内幕信息知情人及其直系亲属等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此外,深交所披露,在证监会对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过程中,内幕交易为重点关注内容。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价异动行为进行调查期间将暂缓审核上市,“有的公司申报材料后,较长时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查机关对相关内幕交易进行调查甚至立案”。
今年6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表示,内幕交易等情况已经上升为市场监管的主要矛盾。目前已查处的案件涉及上市公司运作的多个方面,包括公司并购重组、财务信息披露、重大合同、利润分配等等,查处的内幕交易主体不仅有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及其亲属,也包括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重组方、收购方、政府官员等人员。
博重组常自困
来自深交所提供的数据,自2008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深交所共有147家公司申请股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其中,45家次在停牌后以“条件不成熟”等原因为由退出重组程序。
深交所昨日披露,这些所谓的“条件不成熟”背后的真正原因,相当部分是因为停牌前的股价异动和异常交易受到监管机构的核查和舆论的压力。
深交所披露,东北某上市公司在股价连续两天涨幅达15%后,于2010年5月26日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停牌第二天,证券监管机构就启动交易核查程序。5月31日,该公司以“条件不成熟”为由,宣布重组中止,当天该股即以接近跌停的价格开盘,第二天再次大跌7%。
深交所警告,这些公司即使退出重组程序,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排除内幕交易嫌疑,监管部门仍会继续深入核查是否有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的情形。
而利用内幕信息提前买入股票获利者,被揪出而曝光于阳光下的也越来越多。今年4月26日,蓉胜超微(002141)的股价接近涨停;第二天申请股票停牌并公告将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在停牌近两个月后,蓉胜超微公告重组预案,其中特别披露“重组交易对手方股东、副总经理之子陆某、财务部出纳马某、行政部司机吴某、本公司股东ZHHC,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布前买卖公司股票。证监会正在对公司停牌前股票交易情况展开调查,该调查有可能对本次资产重组的进行构成影响”。蓉胜超微复牌后,连续8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39.71%。另外ST得亨董秘由春玲在重组停牌前,通过其控制的两个个人账户大量买入公司股票,但其后因公司重组未获批准,不仅要承受交易巨额亏损,还被证监会处以60万元的高额罚款。
惩处这些利用内幕交易获利的投机者,措施也有趋严的态势。有些被认定为市场禁入者;禁入期短则数年、长则终身;还有的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名利双损,身败名裂;甚至还有些内幕信息知情人因泄露内幕信息或参与内幕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多年徒刑,并处高额罚金。
沪深交易所发文严控“内幕交易”
■ 2010.8.18
深交所《拒绝侥幸心理 远离内幕交易》
■ 2010.8.24
深交所《严防严控内幕交易,促进公司规范发展》
■ 2010.8.24
上交所《上交所采取七项措施严打内幕交易》
■ 2010.8.26
深交所《内幕交易:并购重组的拦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