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1日举行的“2009中国投资机会——苏商资本论坛”上,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即将开通的创业板市场将重点关注具有三个方面优势的企业:一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能够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企业;二是那些具有提升区域经济能力,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企业;三是新型农业企业。
深交所上海中心主任吴永和在这次会议上表示,未来到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不仅仅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还要体现一些新意。具体说,是三个“关注”。他强调,从市场的监管者来说,未来创业板将会重点关注三方面的企业,一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能够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企业。也就是说,选择那些业态模式有创新的企业。二是那些具有提升区域经济能力,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企业。目前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企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省份偏少。新开辟的创业板要向中西部企业倾斜。三是新型农业企业。创业板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所以,对于新型农业产业要大力支持。
吴永和认为,国家公布的4万亿投资计划必将惠及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但中小企业克服现阶段的困难,仅仅依靠国家投资是不够的,更需要民间资本的加大。而拉动民间资金投入,就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实行杠杆拉动。中国要想率先走出经济低迷,重新启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是个关键。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创业板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更为宽阔的发展高速公路。”吴永和如此形容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吴永和介绍说,券商在保荐创业板公司上市时,有两个和主板市场不一样的要求:一是要要对企业创新能力有一个专项意见。因此未来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一是要具备创新能力;二是具有高成长性,保证每年30%的增长率;三是在市场中要具有可以持续的竞争力;四是要有社会责任感。
“2009中国投资机会——苏商资本论坛”由苏州信托公司、苏商杂志社及证券日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应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和应对措施》的演讲,对资本市场的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责任编辑:kewin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