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11.1%,CPI同比上涨2.6%,较一季度增速有所回落。
“经济数据表明经济增长继续放慢,降低了对政策紧缩的担忧。”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说。各大机构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基本排除,下半年经济数据预测仍然较高。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2010年全年GDP增速将达到10.1%,但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可能回落至9%左右。
诸建芳认为,从政策走向上来看,下半年的严格调控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松动和调整,但尽管下半年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宏观调控政策出现“大转向”或者“大放松”的可能性也较小。
但二季度尤其是6月份的数据,会让紧缩政策被重新提及。在1月份推出的较为激进的信贷紧缩政策(7.5万亿元的信贷额度)之后,由于下半年央票到期量减少,央行在宏观调控中的手段与空间也将受到一定限制。
“我们预期下半年会放松部分的紧缩政策,特别是信贷额度措施。而且预期三季度会有一次加息,因为实际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负值。如果7月份CPI通胀符合大幅走高的预期,这或许为人民银行在8月份加息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孙明春说。
增速放缓成定势
2010年二季度的实际GDP增速从一季度的年同比11.9%放缓至10.3%,略弱于市场预期,上半年平均同比增幅达到11.1%。
“这证实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中国的实际GDP 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见顶,经济此后进入稳步扩张的阶段。”孙明春表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三、四季度GDP增速将持续放缓,预计将分别降至9%和8%。王建同时也透露,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先行指标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连续2个月回落,也预示了经济增速将会放缓。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的基数也是由低向高,这是今年二季度的数字比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的重要原因,对拉低二季度经济增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分析说。
但多位采访者表示了对下半年出口形势的担忧。诸建芳认为,受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在5、6月已经见顶,后期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出口增速的下降对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拉效应值得关注。
“工业增速与PMI是吻合的,总体来说工业下降的趋势很明显,幅度也很大,我觉得既有内因又有外因。首先是不要被上半年出口的高增速所迷惑,这是一种回光返照式的增长,下半年出口会不景气,外部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会比较强,对于中国的出口压力是非常大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决策科学系主任许斌表示。
在许斌看来,下半年的工业增加值的下降在预料当中,恰恰说明了内外的因素都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由于国内对于工业产品需求放缓,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回落,工业增加值下降的态势,在下半年还会继续。
事实上,由于去年实施的财政刺激计划仍在持续,西部大开发若干项目的提出,甚至南方水灾造成的对水泥、钢铁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工业增速形成较有力的支撑。“2010年下半年GDP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但二次探底可能性很小。”唐建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