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温家宝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新华社 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等问题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独家专访。
为应对金融危机打分为时过早
新华社记者:大家想知道的是,您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多少分?您最满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温家宝:过去这一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如果回忆起来,去年冬天的时候,金融危机突然袭击我国,企业遭受了很大的困难。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采取了应对的政策和措施。应该说,通过全国人民一年的努力,我们稳住了经济、稳定了就业,保持了社会的安宁,这是我心里感到慰藉的地方。因为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许多工作还没有结束,现在打分还为时过早。但我们前一阶段的工作是有效的,全国人民应该引以为自豪。
应对这样一场大的危机,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我们信贷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规模更适当一些,就会更好。我们年中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加以纠正,下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再接再厉,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说,今年打多少分还得靠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最终靠人民的评价。
一揽子计划经过大量调研精心论证
新华社记者:来之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数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请总理谈谈,这些考察对您的决策有什么样的帮助?
温家宝: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确实加快了工作的步伐,经常下到基层,已经走了20多个省(区、市)。我跟基层的同志讲,我要跑遍各地,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最后胜利。我下到基层主要办三件事情:第一是传递信心,第二是了解情况,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
现在看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出手还是快的,而且各项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比较大,工作抓得扎实。后来通过不断地完善这些政策措施,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部分都是从基层调研得来的。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就是4万亿投资了。其实我们一揽子计划是一个完整的计划,是一个统筹兼顾的计划,就是兼顾当前和长远,运用市场和宏观调控“两只手”,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案。
这个方案大体分四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包括结构性的减税;二是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三是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四是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体,构成了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完整的方案。这是我们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的结果,也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新华社记者:刚才您谈到您下去考察的一些情况,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您讲的一句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时间赛跑,跑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我们一系列政策出台得非常快。
温家宝:我没有进行过统计,但是你讲的确实是事实。如果我们查一查那一段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几乎是每一周都在出台新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围绕着扩大内需、应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