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关于医疗养老
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第一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二是在农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记者: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改善民生。我们的一揽子计划民生是重点,临近年终,也想请总理解释一下一揽子计划在民生方面我们采取的政策以及带来的实惠,在新的一年里,改善民生还有什么新的计划?
温家宝: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在整个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提高了退休职工的待遇和低保的水平。
这里我只想说,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在可以很清晰地划分为五个环节。一是新农合。二是在城市职工和居民中广泛地实行医疗保险。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村卫生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四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其目的就是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这项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第二件事情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农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的试点规模大约是10%,但是实际上已经超过这个数字。这项工作实际上是把公共的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农民从过去要缴纳税费1200多亿,到现在国家要给他们补贴1200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而是质的变化。
我们今年开始试行农民的养老保险,也就是说通过两条渠道,一条就是国家财政,另外一条就是农民自筹。从今年开始,从试点单位开始,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这个钱并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
关于户籍改革
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记者:您接受新华社专访的消息,网民们反应非常强烈,他们也向你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带来了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农民工的,是一个农民工朋友提出来的。最近他们非常关注放宽户口限制和养老保险跨省就业能不能一起转移的这样一个政策。最近国务院确实就这个政策已经很明确地作出了规定。他们想知道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安排?
温家宝:提起农民工,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五年前,我曾经为一位叫熊德明的农民工讨过工钱,前几天她给我来了一封信,她说她养了一百头猪,她希望人们都能吃上放心肉。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涉及农民工的深层次问题了。
最近中央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是我们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需要。首先,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第二,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
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建设。一是农民工在流动就业时,其个人账户的储蓄额全部转移到新参保地。二是单位为其缴费部分的一定比例也可以随之转移。三是个人连续缴纳养老金满15年的,与城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关于房价
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还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
记者:另一个问题是,一位网民说房价涨得太快了,一平方米一个月竟然涨了一千块钱,他们想请总理谈一谈房价的问题。
温家宝:我就知道网民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每天上网看到大量网民的意见,甚至很尖锐的批评。因为房子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今年房地产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但同时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也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
其实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还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
在这里我只讲一讲政府应该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用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我觉得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