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但有为
临近岁末,虽然新增贷款的增长已经放缓,但为了在来年的信贷争夺战占据有利地位,各家银行都没有闲着。
银行“圈地运动”再起
记者发现,自11月底12月初以来,各地银行的总分行纷纷出动,竞相与当地政府、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公开报道,短短10天之类,授信额度在几十亿之上的协议至少有20份。与前几个月相比,各种授信协议签订的频率明显加快。
从授信额度来看,这些协议涉及的贷款金额少则几十亿,多则数百亿,其中还不乏接近千亿的大单。其中,11月底兴业银行与铁道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向铁道部提供1000亿元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国家铁路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创下近期授信额度的最高纪录。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12月2号当天,工行和中行分别与滨海新区管委会签订金融合作协议,宣布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双方多领域的金融合作。此外,当天龙湖地产发布消息称,建行将在未来两年向龙湖地产提供18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
“只有现在手中有粮,明年心中才能不慌。其实这也是每年的一个惯例。”这位银行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虽然今年贷款增长创下历史新高,但是由于普遍预计明年的新增贷款不会太低,目前国内大行手中普遍都有以万亿计的项目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签订的贷款协议中,基础设施投资毫无悬念地继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将投向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新能源、文化传媒行业的企业。与去年相比,信贷投向明显有所调整。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信贷结构的逐步调整,新能源、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有望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无疑将有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