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此次成品油下调,发改委时机把握的非常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和记者聊起即将于29日起执行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政策,如此评价道。7月28日下午消息,国家发改委宣布,29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每升分别降低0.16元和0.19元。这是12月19日发布新的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后的第二次下调油价。
在王震看来,这次调价,实际上是发改委抓住国际油价22日变化幅度又一次超过4%的契机在表态,表示要坚决执行5月份实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新办法)的决心。实施新管理办法,并不是像很多人抱怨的那样,只会上调涨价,该降价的时候自然也会降。纵观09年以来的几次调价,国内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存在推迟调整或者调整幅度不够的现象。例如,5月7日,上调油价的消息在业内流传,且明确每吨价格涨幅会在500元至520元之间,但最后调价行为并未落实,一直拖到6月1日才最终上调。也因此引发大家对新办法的质疑。很多人批评政府跟垄断企业沆瀣一气,认为能源行业的国企占据垄断地位,背后又有政府支持,公众就成了调价的牺牲者。这次调价,可以说是给这种说法的一个反击。
“此次下调的幅度也是合理的。”在王院长看来,此次每吨下调220元的幅度,是综合考虑的一个合理结果。不仅考虑了我国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还考虑民众的价格承受力,结合了上一次6.30日上调的情况。6月30日,当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均上涨600元/吨,涨幅分别为8.66%和9.69%,创下了国内成品油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涨价。当时,参考的基准原油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了17.2%,但国家有控制地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不到10%。
逐步实现市场化是必然,“我也相信,未来发改委会严格执行新办法的。”
[责任编辑:sherry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