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沪完成首笔交易(图)
发布时间:2009-7-8 18:50:26
 
文章内容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沪完成首笔交易(图)

  2009年7月6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在上海成功完成首笔交易。交行已为上海丝绸集团股份公司开出了首单人民币跨境汇款结算服务。在上海举行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仪式现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接受媒体采访。金蓉 摄

  本报讯(记者殷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周一在上海正式启动。记者昨日从交通银行获悉,交行已为上海丝绸集团股份公司开出了首单人民币跨境汇款结算服务,同时还接受了上海环宇进出口有限公司委托汇出以人民币跨境计价与结算的汇款业务。

  据了解,上海丝绸集团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与结算业务,买方为中业贸易(香港)有限公司,受上海丝绸集团股份公司委托,交通银行为其提供了人民币跨境汇款结算服务。该集团与上海电气(中行合作方)出口总额为1398万元人民币。

  交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上海丝绸集团是上海的出口大户。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服务,能够协助上海丝绸集团这样的进出口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锁定进口成本和出口收益。

  交行昨天还接受了上海环宇进出口有限公司委托,汇出首笔以人民币跨境计价与结算的汇款业务,金额为30万元人民币,采用代理行清算模式进行清算,汇入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也成为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首家外资银行。

  交行深圳市分行为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公司和天基电气(深圳)有限公司办理人民币汇出汇款业务。这是深圳正式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后第一笔业务。

  交行目前其试点地区的上海市分行、广东省、深圳、珠海、东莞五分行已有多家企业申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金额逾亿人民币,涉及进口开证、来证通知、进口代收、出口托收、货到汇款、预收、预付汇款等国际结算品种。

  ■ 链接

  内地与港首笔跨境结算背景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为期三年总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约2270亿港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推动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

  2009年4月9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

  2009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香港机场签订补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内港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准备就绪。

  2009年7月2日、3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香港与内地试点城市之间正式开通货物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通道。

  ■ 相关

  工行开出首单信用证

  昨日,工商银行印尼子银行为印尼PT. INDOTRUCK UTAMA公司向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出了一笔金额为37.2万元的人民币远期信用证。交行是这笔90天远期人民币信用证的境内接收行。

  工行的广东、深圳、上海三家试点分行也将在本周内陆续开始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行目前已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所需的系统建设、制度规划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国内,工行实现了其全功能银行系统与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的无缝对接。在境外,工行为其在港澳、东盟等地区的多家海外代理行以及该行的工银亚洲、澳门分行等海外分支机构预约开立了人民币清算账户。(殷洁)

  建行签署合作备忘录

  昨日下午,建行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美国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美国美联银行、华美银行、建银(亚洲)6家境外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展开正式合作,为各境外参加银行提供包括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融资等全方面服务。(周鹏飞)

  ■ 声音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债管理,只做外债登记,简化了企业的结算手续。首笔人民币结算资金已经通过央行大额支付系统,从香港汇入出口企业在境内结算分行的账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

[责任编辑:winnerwang]


相关文章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招行已整装待发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招行试办成功
  • ·[图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沪完成首笔交易(图)
  • ·六部委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 ·央行公布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标准
  • ·[图文]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突破 首单下月可交易
  • ·屠光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近期或推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