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黑马推荐个股点评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中航地产:逆市飙升缘于资产注入预期
发布时间:2009-8-17 18:44:43
 
文章内容

但机构对资产注入后的估值影响分歧较大

在本周股指出现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航地产(000043.SZ)的四连阳走势无疑成为市场中一道风景,虽然周五复牌后大幅下跌,但周涨幅依然达到惊人的17.68%,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航地产这只此前并不被市场所注意的三线地产股突然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了呢?

半年报平淡无奇

从中航地产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似乎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4%;实现营业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净利润0.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3%;每股收益0.05元。

国都证券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是由深圳宝安自行车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引起;营业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地产项目销售收入增加导致利润增加所致;而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由本期公司酒店业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所致,同时本期地产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观澜项目,该项目存在49%的少数股东权益,从而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地产整合平台

显然,仅凭这样的经营业绩是无法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兴趣的,中航地产股价飙升的背后,更多的是市场对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强烈预期。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公司计划向大股东深圳中航和中航国际非公开增发,增发价格为每股8.94元,其中中航国际以现金10亿元认购1.12亿股;深圳中航以其持有的评估值为6.06亿元的华城置业100%的股权认购6780万股,以对中航地产的6亿元债权认购6711万股。增发完成后,中航国际将直接持有中航地产38.2%的股权,间接持有中航地产38.2%的股权,累计股权达到76.4%。此次定向增发对公司短期最直接的影响是补充了10亿元资金、减少了6亿元债务,缓解了公司短期资金压力。

联合证券认为,通过本次增发,中航国际对公司的控股比例将提升至70%以上,中航地产也将由深圳中航控股的地产公司,升级为由深圳中航的大股东中航国际直接控股的地产公司。对于中航地产来说,其控股股东升级为潜在土地资源极为丰富的中航国际,对于拓展其发展空间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广发证券也认为,公司大股东的升级意味着公司在集团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利于加强公司在中航系房地产业务整合中的主体地位。2008年和2009年是公司房地产业务增长较为困难的两年。2010年以后,公司开发的各个项目都将进入正常轨道,房地产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公司不久前还发布董事会公告称,公司将受托经营管理控股股东深圳中航及其全资子公司中航城公司持有的九项与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资产。联合证券认为,这一委托经营管理的实质,是在深圳中航体系内,实现以中航地产为唯一的地产平台的人员、组织、资产和业务架构的重组。尽管按照委托经营管理的约定,深圳中航和中航城公司未来将按照上述项目的销售回款按季提取4.2%的管理费,对上述项目的留存而未出售部分将按新增投资的6%按季收取管理费,但上述九项资产的绝大部分收益将由上市公司获得。对于中航地产的后续发展来说,将获得进一步的增长动力。

增发摊薄业绩?

联合证券认为,此次定向增发注入的华城置业资产即为深圳中航苑二期部分地块,项目位于寸土寸金的深圳华强北,具备不可复制性,进入后将提升公司项目的质量,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华城置业是专为开发“深圳·中航城”项目的G/M、H地块成立的项目公司。注入的三块土地规划为可出租商业地产,不会对未来两年公司业绩产生明显影响。

不少行业分析师均在增发公告后调低了中航地产2009年的每股收益。今日投资的数据显示,行业分析师对中航地产的平均预测值从3个月前的0.33元大幅下调至目前的0.22元,最低的甚至只有0.13元。

也有券商表示,尽管增发将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摊薄,但增发完成后每股净资产约为8.70元,相对于其他地产公司而言,公司目前的市净率并不高。联合证券也表示,按不变房价、贴现率为8.53%测算,增发后公司NAV为10.6元。公司属于资产型企业,从NAV水平来看估值还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未来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中航地产:逆市飙升缘于资产注入预期
  • ·[图文]哈飞股份(600038)资产注入预期 后市可期
  • ·[图文]航天长峰(600855)资产注入预期 后市可期
  • ·中航地产注资敲定 王亚伟率华夏系稳赚50%
  • ·[图文]上海梅林:合资电子商务 集团农场注入预期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