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A:行业领跑竞争优势明显 目标96.25元
拥有百年品牌的张裕是行业中最早树立中高端品牌形象的葡萄酒企业,“1+4”中高端品牌的成功布局提升了公司的吨酒价格和盈利能力,拉开了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长城和王朝的差距。目前,公司不但稳坐我国葡萄酒行业销售额和净利润老大的宝座,而且销售额和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及利润率水平也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张裕将率先受益于葡萄酒行业的回暖,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有望实现业绩的超预期增长。
公司竞争优势明显,难以被竞争对手超越:
公司位列中国葡萄酒理想品牌第一名,获得“预购和理想品牌双料冠军”;公司在营销渠道上坚持以高度扁平化的“深度分销体系”为核心、辅以直销和大代理,在渠道的深度、广度及对经销商的强势把握上都让竞争对手望其项背;公司的优势市场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好的中高端葡萄酒消费群体和基础;公司已有葡萄种植基地25万亩,面积居全国首位;公司覆盖葡萄酒、白兰地、保健酒、起泡酒四条产品线,覆盖了高中低端,干型、半干型和甜型等各种品类,相比于长城和王朝等竞争对手覆盖面更广,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
中国葡萄酒行业处于跃升阶段,高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改变:
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葡萄酒行业处于跃升阶段的高速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改变,龙头企业将在行业的景气恢复中受益。但“三巨头”垄断竞争的行业格局或将发生变化,很可能会演变成张裕和长城的双寡头格局。
进口酒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冲击有限:
05年关税的进一步下调,加快了进口葡萄酒对中国市场的入侵,进口葡萄酒尤其是瓶装成品葡萄酒销量上升较快,08年瓶装成品酒的市场份额约占中国葡萄酒市场的8%左右。但由于在中国缺乏品牌知名度和渠道优势,在未来两三年内进口葡萄酒很难对仍处于跃升阶段、“品牌与渠道至上”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
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96.25元:
我们预测公司09-11年的EPS分别为2.08、2.75和3.44元,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96.25元。
上港集团:明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2009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逼近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新加坡港,而2010年上海港有望取代新加坡港的位置,成为世界第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接近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新加坡港。2009年前10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2,040万TEU,新加坡则为2,125万TEU,二者差距仅为85万TEU,比2008年的189万TEU缩小了超过100万TEU。
通过月度数据不难发现,9月份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成功超越了新加坡。我们认为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港将成功取代新加坡的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
欧美经济复苏有利我国出口部门,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实现正增长金融危机重挫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也导致了我国出口的疲软,受此影响,从2008年的12月份起,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发布的最新数据,11月美国新订单指数超过了60,而经济先行指标PMI亦连续四个月超过了50,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季度GDP也已经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出口需求的逐渐恢复逐渐引领上海港走出集装箱吞吐量的低谷,最近的6个月有5个月实现了环比增长,预计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实现正常的增长水平。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公司发展形成长期支撑
国务院年初以《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出要优化集梳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完善现代航运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和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我们认为,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进程将有所加快,航运公司将会进一步向上海聚集,集装箱的中转量将会得到提升。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向上海的转移,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对公司长期发展形成较好支撑。
港口建设提升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
2008年底,建设近6年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北港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该港区全长5.6公里、设计年吞吐能力为930万标准箱,拥有16个集装箱泊位。公司受托对洋山深水港进行运营管理。此外,公司投资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该港区年通过能力为210万TEU。港口的大力建设提升了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
投资建议
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将是上海港乃至中国的里程碑式事件,也将是上海港逐步实现三大战略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随着吞吐量的提升,上港集团业绩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建议长期关注。
湘财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