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盘蓝筹股行情日渐衰落,基金开始将眼光转向业绩和股价同步暴涨的小盘题材股上。
踊跃介入小盘股
最近两周,两市涨幅榜前十名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小盘股,军工、流感和汽车轮胎等概念股大幅暴涨。小盘股的重新暴涨,基金“持股待涨”的投资策略也渐渐被波段操作取代,基金和券商等机构高抛低吸,采取短炒策略,有基金甚至在新股上市首日,大举买入新股。
昨日,世联股份首日上市就出现了机构买单。交易所席位数据显示,昨日有两家机构席位买入世联股份金额约3260.59万元。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后发现,最近防御性行业的小盘股受到基金追捧,医药、消费、电子器件、建筑材料行业的小盘股最为典型。其中,近期海特高新、政通电子、得润电子、华兰生物、南宁糖业、长安汽车、海螺型材都有机构席位连续买入。
基金要长线潜伏?
Wind统计显示,最近两周时间,双钱股份、北京旅游、道博股份、精伦电子、康恩贝、天业股份、航天长峰、航天晨光、熊猫烟花和鑫新股份累计涨幅超过28%。坊间普遍认为上述品种属于游资炒作,获利最大。
但其实,早在二季度就有基金、券商和私募等机构杀入上述题材股。在二季度,东吴优势精选持有航天长峰285万股;天治旗下4只基金新进建仓航天晨光总计1372.23万股;有4只基金建仓青岛双星。
记者还发现,越来越多的新基金提前埋伏小盘股中,这些个股中的多只成为一个阶段的牛股。剔除长期停牌后暴涨的品种,累计涨幅约480%的西部资源上半年受到基金追捧,“泰达系”4只基金在2季度重仓杀入,新基金泰达品质持股数也不低。
有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在震荡市中,买小市值的股票显然比大盘股更来得实际,他们公司将新基金的投资重点放在精选个股上。
[责任编辑:yuz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