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日前表示,未来一段时期,要推动期货法的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监管。
姜洋是在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于北京共同举办的“境外期货监管研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虽然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制度上的缺失,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期货行业至今仍然没有一部系统的监管法律,只有一些条文条例。
“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推动期货法的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坚守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并始终坚持把风险防范放在期货监管的首位,要促进投资者结构的完善,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姜洋说。
姜洋指出,中国期货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在品种体系建设、中介机构发展、投资者结构、基础性制度建设、市场功能发挥、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包括要解决制约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要着力培养专业人才,以及交易技术、全球化、监管资源不足带来的挑战等。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继续与国际期货监管机构和市场机构保持交流与合作,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境外市场发展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稳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姜洋表示。
姜洋表示,此次研讨会,美国与英国期货界等有关专家,主要围绕市场监管和中介机构监管两大专题,介绍了各自市场的经验做法。从市场监管来看,在源头性监管、程序化监管、精细化监管、数量化监管以及发展机构投资者、强化个人投资者风险教育等方面对中国颇有启示;从中介机构监管来看,也促使我们对期货中介机构体系的组成、期货公司发展战略定位等进行进一步思考,对如何完善期货公司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摄影记者/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