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表示,不反对外资法人银行申请开展代销基金业务
CBN昨日从外资银行处获悉,监管部门日前表示,不反对外资法人银行申请开展代销基金业务。证监会正在研究起草相关文件,但目前尚未开始接受外资银行申请。
有望年底破茧
日前,证监会召集多家外资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研究代销基金事宜。两家外资法人银行相关负责人对CBN表示,银监会和证监会对外资银行申请开展代销国内基金业务表示支持,已经与外资银行就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
“证监会(对外资银行代销基金)表示欢迎,正在研究相关文件和条例。”一外资银行个人银行主管表示。
“但是监管部门何时正式放开(外资银行代销基金)还不清楚,目前还没有让外资银行递交申请报告。”另一外资银行高层对CBN表示。
外资银行人士表示,正与证监会积极沟通,并开始与基金公司接触,商讨合作事宜,希望年底开展代销基金业务。
“渴望”找回缺失的利润
自2007年外资银行获准本地注册法人银行以来,外资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理财和个人存贷业务,基金代销业务一直未对外资银行开放。
为了扩大收入来源,不少外资银行希望代销国内基金品种的“呼声”不断,但监管部门对此一直未“松口”。而此次监管部门态度的转变让外资银行也“活跃”起来。
部分外资法人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近期正在积极准备基金代销方面的业务,部分从业人员已经拥有基金销售职业资格。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几乎都在联络基金公司商谈,但对于合作对象及方式还没有初定方向。
“希望今年年底就可以获得批准开展基金代销业务。”上述外资银行个人银行主管表示。
以“薄利多销”应对网点不足
虽然自法人化以来,开展零售业务的外资银行就开始在内地市场积极布点,但相比中资银行庞大的网络优势,零售网点不足仍是外资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最大“短板”。
据了解,中资银行作为基金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占有基金销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中资银行在与基金公司合作中的佣金也十分优厚,并享受优惠的费率折扣。对此,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对CBN表示,外资银行确实存在网点不足的问题,在与基金公司合作中获得的优惠也相对中资银行较少。外资银行会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以获得销售量和客户。
此外,外资银行的客户群体以中高端为主,成熟度较高、资金量大,这也是外资银行的一大优势。
上述外资银行个人银行主管还表示,开展代销基金业务除了要有网点基础,外资银行还需要系统准备,包括与基金公司系统对接,建立固定的清算和交收系统等。此外,确定销售模式、储备具有基金销售资格的人员,以及进行销售人员的培训,也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frank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