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琼
■特约嘉宾:私募研究员 刘振贤 东方证券分析师 钟建
主持人:进入8月后,A股市场出现剧烈反复,但我们看到,大部分基金尤其是一些指数型基金在上周并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减仓举动,嘉宾们觉得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基金对后市仍在看多?
刘振贤:其实包括基金在内,主流机构还是对后市保持普遍乐观的态度,包括保险资金也在增仓,毕竟政策面与资金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机构对宏观经济好转的信心也在增强,目前并不存在大幅做空的理由,所以机构维持高仓位运作较为合理。
钟建:由于指数型基金以复制指数为主要运作方式,其仓位要求一直保持在近乎于满仓的水平,以达到跟踪对应指数的目的。在股市持续上升的过程中,这种做法对基金持有人而言自然获利丰厚。但是,当股指进入下跌过程后,基金如果不适当降低自己的仓位水平,主动应对市场的调整,也难免会深受下跌之苦,这在2007年股指见顶后的走势中就已得到验证。指数型基金之所以成为当时跌幅最大的基金品种,原因就在于此。
主持人:从目前仓位变化来看,作为市场主力的基金们显然对未来行情的预判出现很大分歧,一部分坚守大盘蓝筹股,另一部分则开始撤离强周期行业。两位觉得,基金日后的调仓思路会怎样?上半年被基金抛弃的医药等防御性股票会否再度被基金青睐?
刘振贤:从目前来看,所有个股几乎都被轮炒了一遍,基金在此时调仓也是合理选择,存在分歧也是必然。至于日后调仓思路,现在尚难以确定,但防御性投资组合应该仍会得到较多认同。我个人觉得,包括医药股在内的估值相对合理的防御性品种都有可能得到基金的重新青睐,这在现在的盘面上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的迹象。
钟建:关于基金下半年的调仓策略,我觉得有四条主线值得关注。一是随着未来经济的复苏,占整个市场利润率较大的银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在整个沪深300中是最低的。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复苏是民间投资复苏的先兆,目前二线城市的量价都有提升的空间。三是石油和煤炭领域也将成为全球资金追逐的对象。四是医药、能源与基建等,也有望成为基金下半年投资的主题。
主持人:如何看待3400点以上新基金获批放缓现象?
刘振贤:近期指数型基金发行存在一定过火迹象,管理层给予适度降温比较合理,否则市场又可能在资金推动下重蹈覆辙。但投资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是刻意打压股市,与2007年“5·30”时期的调整存在本质区别。在目前适当控制市场资金的供给节奏,反而有利于行情的延续。
钟建:近期新基金发行减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管理层的调控艺术。虽然以基金为代表的主流机构对中长期行情仍持乐观态度,但沪深股市短期出现调整走势难以回避。
主持人:根据最新发布的QFII中国A股基金定期报告显示,QFII基金仓位保持在95%左右,配置最重的行业集中在金融和地产方面,但这两大板块近段时间却明显走弱。两位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刘振贤:从基本面来看,房地产近期遭遇显著利空打压。房地产交易量的下降也是影响房地产板块走势最为核心的因素,如果交易量继续萎缩,房地产板块即使后市随大盘一起反弹,其力度也将十分有限;相对而言,金融板块的走势会更乐观一些。
钟建:当前经济的复苏是靠投资拉动,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企业经营得到改善,银行现有信贷结构也将得到改善,有利于银行减轻不良资产的压力。同时,作为投资占比较大的房地产行业,将有望继续保持景气,从而支撑地产板块走势。因此,金融、地产股在经历前期持续上涨后,短期有获利盘回吐压力,但中期表现仍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amy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