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贷款率下调连锁反应 信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发布时间:2008-10-5 13:45:11
 
文章内容

贷款利率下调引发理财市场连锁反应。

今年以来以低风险而相对高收益引领风骚的信贷类理财产品最近却引发一阵市场骚动:两家银行单方面提前终止24款信贷类理财产品。投资者原本期待的理想收益率成为一场空。

本报记者本周陆续接到如文中乐先生一样的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投诉和抱怨:银行为何提前终止产品?投资者的收益能否保障?此类新发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

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位投诉者乐先生和相关银行的理财专家们。

提前终止,收益减半

乐先生计划将今年6月卖房所得150万元现金在年底用于生意投资,当时某银行刚好在发行期限为5个月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有5.1%,远高于同期其他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乐先生粗略估计年底该投资能获得约30000元的收益,比活期存款4000多元的利息要高许多。然而,银行在19日突然宣布提前终止合同,让乐先生的预期落空,投资收益只有15000元左右。

记者从权威统计机构获悉,截至昨日,共有24款信贷类理财产品宣布提前终止。9月17日,北京银行即宣布提前终止了包括"心喜"系列2008247、"超越"系列2008272等在内的21款信贷理财产品。18日和24日,招商银行陆续宣布旗下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第149号、150号和304号理财计划提前终止。

据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这批产品原投资期限在140-334天之间,提前终止时间最长的为183天。原本上述产品期满后最低收益也在2%以上,然而提前终止导致大部分产品收益减半,最低只有预期收益的45%.

以北京银行"心喜"系列第2008274号产品为例,年化收益率为6.0%,合同约定理财时间为145天,因此预计收益率为2.5%.该产品在今年9月1日提前终止,实际理财时间仅有59天,假设将本金及收益在剩余时间以活期计算利息,其收益率只有1.141%,仅为预期收益的45%.

固定利率项目均提前终止?

造成投资者收益损失的原因则是9月16日央行单边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根据两家银行的公告信息,产品被提前终止的理由均是由于贷款基准利率下调造成"银行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表示,信贷类理财产品出现的提前终止情况,可能是由于产品发行时贷给借款人的是固定利率贷款,借款企业在利率下降后决定提前偿还高息贷款并借入低息贷款以减少成本。张星表示,虽然目前仅有北京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产品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但鉴于借款人采用固定利率贷款的情况下均有提前还款的倾向,其他银行的同类理财产品也可能提前终止。

新发产品:收益率微降

贷款利率下调,已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要相应调整?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伯英认为并非必然,而应具体看产品说明书的约定。如果产品说明书包含有"产品收益率将随贷款利率调整"的约定,那该类产品的收益将会受贷款利率下调的影响,否则不会进行调整。

此次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将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36%到6.21%,1年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27%至7.20%.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杨剑超认为,这对未来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影响不大。

杨剑超作过测算,今年9月5日-11日贷款利率下调前,22款6个月以下期限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01%,25款6个月至1年期限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98%.而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出台后,该类产品收益率有轻微下调,但幅度远低于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

在9月12日至18日发行的同类产品中,40款6个月期限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0%,25款6个月至1年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73%.下调幅度平均在0.2%.

杨剑超指出,目前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为6.21%,而相应期限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01%,两者差距超过1%,可见下调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差值仍然比较大。为了吸引投资者,银行可以通过压缩盈利来维持原有水平的收益率,因此贷款利率下调对未来新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会有太大影响。

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广州分公司个人金融部负责人指出,尽管市场预期未来降息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信贷类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较小。由于银行设计该类产品的期限较短,因此产品往往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率水平下运行。除非央行连续降息,否则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会有大幅下滑。

风险:期限与项目质量

王伯英表示,信贷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是期限和信托项目的质量。投资者在选择该类产品时,期限最好控制在半年到一年以内,时间过长,一方面资金的流动性受影响,另一方面,其收益也会受到利率政策变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张星指出,以往银行发行的信托贷款类产品较多的是选择信用等级很高的国有大型企业为贷款对象,但是随着今年信贷紧缩政策的实施,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开始通过银行理财产品来获得贷款。张星提醒,投资者对于未表明募集资金的投放方向产品要特别谨慎,因为如果该类贷款投向中小企业,投资者将面临的风险就增大了。

某上市股份制银行广州分公司个人金融部负责人表示,产品投资的行业也很重要,如果涉及国家限制扩张的行业,比如三高、房地产、出口贸易等行业,都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链接

信贷类产品本周发行放缓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的统计数据,本周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及资金募集规模明显下降,而且期限在6个月至1年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较之前大幅减少;而票据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则大幅升高。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指出,票据类理财产品期限多为1-3个月,而且大部分是保本,因此较信贷类产品更稳健。

本周共46款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无论是数量还是募集资金量都是9月份的新低,而且期限为6-12个月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上周的5.73%下降至5.38%,降幅高达0.35%.而另一方面,银行发行票据类理财产品的热情更趋高涨,本周共发行28款,是上周数量的一倍。张星指出,从流动性与稳健的角度考虑,票据类理财产品要高于信贷类理财产品,因为票据类产品的期限大部分在1-3个月,最短期限只有7天,而该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略高于存款利息。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各国央行现降息潮 多款外汇理财品提前终止
  • ·[图文]降息预期下 信贷产品已出现提前终止狂潮
  • ·贷款率下调连锁反应 信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