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25万“缩”为17万元 南京一老人投连险巨亏
发布时间:2008-8-5 19:21:44
 
文章内容

南京一家保险公司近日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名退休工人去年10月投保该公司投连险,到今年7月资金已由原来的25万“缩”为约17万元。钱是老人的“拆迁款”、“养命钱”,他急得要跳楼,保险公司对此事进行了协商解决。

案例老人投保9个月缩水8万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投保人是名退休工人。去年10月左右,他在南京察哈尔路附近一家银行网点,投保了某保险公司在这里代销的一款投连险,资金是25万元。“据说是拆迁补偿款,老人原本打算给孩子结婚及自己养老用的,但经不住理财顾问撺掇,买了投连险”。知情人士介绍,投连险有激进型和稳妥型等多个账户,当时老人的资金进的是风险较大的激进型账户,而且刚好是在股指最高时段入市,因此买后账户价值不断缩水。老人曾咨询过银行和保险公司,得到的答复是还有可能“翻本”,就这样一直跌到7月变成约17万元。原本指望能获取些收益的“养命钱”,如今遭遇巨亏,老人承受不了,跟保险公司吵着要跳楼。

数据上半年投连最高缩水超45%

昨日,面对记者的调查,一家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士毫不讳言:去年曾辉煌一时的投连险弱市下难有完卵。今年前6个月,各家公司的投连险账户价格普遍缩水逾10%,最高缩水比例逾45%。连投连专家瑞泰人寿也开始转舵开发万能险。“个别月份来退保的确实蛮多的,谁也没想到股市大环境会这么糟啊!我们也在尽力帮客户解决问题。”说这话的是南京某洋保险的市场部人士,据其透露,该公司目前已不再销售投连险,改为主推相对风险偏低的万能险和分红险。

警钟巨亏拷问保险投资、销售、服务三环节

“有一句话说的好,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现在就是这样。”据透露消息给记者的知情人士分析,投连险表现“从天堂跌入地狱”,投资者有怨言在所难免,而上述退休老人的过激行为简直可看作这种大环境下的一个必然案例。

他说,投连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相反,如果投资者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理念、有余钱、能坚持10年以上的长期持有,不失为一种抵御通胀且获取保障的好选择。

可关键是在于,好的投连险产品问世“链条”上,有3个“环节”相当必要:一、是保险公司的投研能力。据他所知,不少公司并不具备较好的投研能力,有的甚至就是收来保费再转包;二、是销售环节的“风险告知”。作为保险销售人员,应当根据投保人的背景、需求、经济承受能力推荐合适产品。而上述老人客观说其实并不适合投连险。三、产品销售后的服务环节。基金、股票等投资品种,一旦投资者感到亏了,可以很方便设置止损,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快速实现。而投连险的“止损”,通常方式是从激进型账户转到稳妥型账户,但在不少公司手续相当繁琐,比如要填单子,最多等上一周才能完成。

除了保险公司有责任,业内人士认为,投保人自己在考虑购买投资型险种的时候,也一定要有警惕意识,充分考虑该险种的收益、风险是否与自己的承受能力相匹配。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25万“缩”为17万元 南京一老人投连险巨亏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