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2010年宏观调控“棋至中盘”。央行昨天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内容称,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央行下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专家预测,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向“松”微调。
经济下滑担忧增加
“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适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央行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减速的苗头。年初以来,中国工业增速从20.7%逐步回落。6月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跌幅超过预期值。一些分析人士表示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明显增大。包括世行、高盛、中金在内的多家机构均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就指出,中国经济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不是经济过热,而是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不确定风险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幅下滑。
专家预计货币政策将向松微调
最近,政府高层密集调研经济形势,引起各方关注,被认为是对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整体性评估,以及对下半年宏观政策制定进行摸底。甚至有分析认为,考虑到中国政府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来。而随后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再推新刺激计划可能性小。央行昨天表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国际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国内以清理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调控政策,已诱发了从高层到民间对经济复苏可持续性日渐强烈的担忧。面对当前已经出现的经济下滑,未来宏观政策的“钟摆”将再度更多向“保增长”一方移动,政策操作面临向松微调。这标志着,货币政策和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也将因之而发生,但这仅仅是一种微调。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货币信贷增速上半年已经接近20%,下半年信贷控制将有所放松,为此,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节奏将有所缓和。若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也有可能松动。
央行连续7周净投放资金
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100亿元3月期央票,同时重启暂停4周的91天正回购,利率双双持平。本周,央行连续第7周实现资金净投放,累计向公开市场“输血”8880亿元。
算上本周二开展的60亿元央票发行,对冲之后,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050亿元,这一投放量为近期高点。至此,7周来已累计向市场注入资金8880亿元。
在央行连续向市场注入资金的情况下,前期资金面紧张态势趋于缓和。自上周起,资金市场利率总体下行,Shibor利率自5月下旬以来首次掉头向下,7天质押式回购一周内大幅下降54BP。本周货币市场资金面继续缓解。昨天,Shibor利率全面下行,其中隔夜和1月期利率出现14.49个基点和10.5个基点的大幅度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