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高息揽储”重现江湖 银行推短期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10-6-18 19:35:54
 
文章内容

“停滞了五六年的高息揽储又在深圳出现了,相关部门给予了明确警告。”6月11日,某股份行深圳分行高层人士对记者称。

他透露,在深圳出现的违规现象包括,在正常利息支付外,部分银行向存款客户给出最高万分之八的现金返点;向客户赠送购物卡等等。此外,还有一些银行加快发行理财产品,许诺较高的收益率以吸纳新存款……

种种异象的背后,是存贷比压力高企,而存款增长乏力。央行6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人民币存款余额66.0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少增2528亿元。

变相的高息揽储令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存款市场更加紧张,一些银行甚至向深圳市银行同业公会进行举报,也引起了深圳银监局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透露,5月下旬,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召集银行开会给予警示,如发现违规银行将报银监局严格处理。

同业公会警示高息揽储

信贷额度紧张、存贷比高企、存款增长乏力已成为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千方百计增加存款成为当务之急。

一位股份行深圳支行行长称,今年以来,不少银行都在不惜代价疯抢存款。尤其是部分存贷比超标的银行纷纷增加了营销费用,有些不再采取请客送礼方式,直接向存款客户返送现金,比例多在万分之五左右,高者达到万分之八甚至千分之一,即放入1亿元存款,给1万元酬谢。

还有一些银行采用赠送购物卡等办法。前述股份行深圳分行高层人士表示,近段时间他经常收到短信,称100万元存款赠送1000元购物卡,多存多送,这已属于变相高息揽储。

他还透露,某大行和部分在深圳新开分行不久的小银行,为了拓展存款业务,将营销费用直接折算成现金分发给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打点给存款客户,该大行深圳分行的存贷比接近100%。

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一人士认为,以往部分银行采取存款送礼品的营销方式,属于打政策“擦边球”,监管较少,但存款送现金属于扰乱市场的行为,已涉嫌商业贿赂。

5月下旬,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专门召集了各家银行相关负责人座谈,听取违规情况介绍,要求各家银行遵守市场秩序,否则将报银监局给予处罚。“处罚的方式包括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限制相关业务,延迟网点审批等。”该高层人士称。

会议起到了威慑效果,前述银行高层说,6月份以来,高息揽储现象已有所收敛。

发售理财产品减压

除了以非常手段揽储之外,各银行在常规吸纳存款的道路上,步履日益艰难。

“我们的公司存款较强,但零售存款弱。一季度,零售存款是负增长的,5月份随着第三方存管回流,有所回升。”一家股份行深圳分行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自去年以来加大第三方存管营销,该类存款占比较大,受股市波动的影响也较大。要如期完成6月份任务,难度不小。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过万 基金销售渠道受挤压
  • ·理财产品增长以千只计 银行成“鲶鱼”
  • ·“高息揽储”重现江湖 银行推短期理财产品
  • ·购买理财产品遭遇陷阱:5万元到底进了谁口袋
  • ·5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终结上涨趋势 环比降8.5%
  • ·黄金理财产品发行扎堆 最高收益预期成空
  • ·首款世博金融理财产品面世
  • ·渣打银行理财产品涉嫌欺诈 客户遭巨大损失
  • ·投资300万仅剩100万 渣打理财产品被指对赌
  • ·144款理财产品到期 两款未达预期收益
  • ·银行跑马圈地抢存款 超短期理财产品纷纷涨价
  • ·升息预期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逐步提升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