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高息揽储”重现江湖 银行推短期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10-6-18 19:35:54
 
文章内容

另一家股份行总行人士称,该行零售业务较强,公司存款今年较弱,因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占比大的业务都受监管严控,由此派生的存款大大减少。

各行都在寻求破解存款困境的解决之道。前述股份行深圳零售负责人称,在完善服务维系老客户之外,部分银行通过“存贷通”产品吸引存款,该行依然保持第三方存管的拓展力度,并加大力度发售理财产品以留存客户资金。

另一股份行总行人士表示,吸纳同业存款是该行优势,此外还将在代发工资客户拓展、现金管理客户方面倾注人力物力,滚动、错期发售理财产品亦是努力方向。

银率网月度统计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5月份共发行人民币产品608款,占比83.5%,较上月减少28款,但同比增幅高达97.4%。

为了争夺客户和更多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银行发售的长期理财产品明显下降,短期理财产品增多。据银率网统计,5月份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发行581款,环比略降,同比增加,但1年期以上的长期产品发行量创下新低,当月共发行8款,环比降幅70%。

“除了理财产品的量加大之外,我们也让利给高端客户,提高了产品收益率。”前述银行高层表示。该行8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3%,对3月期、6月期产品也调高收益率。

这些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客户销售,对于存款的好处是,一是可提前归集客户资金到该行账户,二是产品到期后,部分客户可能将理财资金留存在该行变为存款。另外,作为给出高收益率的代价,银行会要求客户购买该理财产品时,资金来源须“结构化”,除使用该行账户资金外,还得搭配拿出他行账户资金购买该产品。

银行许诺理财产品高收益,能否如期兑现?一位招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近期发行的多款短期理财产品都达到了预期收益。但另一银行理财人士提醒:“许多产品都属于非保本型,投资、收益亦存在风险,客户需加以甄别。”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过万 基金销售渠道受挤压
  • ·理财产品增长以千只计 银行成“鲶鱼”
  • ·“高息揽储”重现江湖 银行推短期理财产品
  • ·购买理财产品遭遇陷阱:5万元到底进了谁口袋
  • ·5月份理财产品发行量终结上涨趋势 环比降8.5%
  • ·黄金理财产品发行扎堆 最高收益预期成空
  • ·首款世博金融理财产品面世
  • ·渣打银行理财产品涉嫌欺诈 客户遭巨大损失
  • ·投资300万仅剩100万 渣打理财产品被指对赌
  • ·144款理财产品到期 两款未达预期收益
  • ·银行跑马圈地抢存款 超短期理财产品纷纷涨价
  • ·升息预期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逐步提升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