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日趋严格规范的监管政策,一方面是国民财富快速增长,信托公司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转型?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平安信托副总经理何勇提出了产品、渠道、系统平台三管齐下,持续稳健增长的策略。
何勇表示,这是在对信托公司传统经营模式反思之后进行的定位。传统经营模式下,信托业没有自己的产品或者没有创新产品,也没有自己的渠道,产品的单一和对外部渠道的依赖性限定了信托行业的发展局面,业务模式不稳定、生存空间狭窄的现状,使得信托业务的盈利模式很脆弱。
平安的三大基石
在探索模式转型的道路上,平安信托找准了打造自身财富管理品牌的目标。早在2007年,平安信托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安信托要做最好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围绕这个目标,平安信托将“优质丰富的产品、稳定有效的渠道、完善高效的系统平台”定义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石。
何勇认为,平安信托背靠平安集团这一大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优势有助于夯实这三大基石。在这个平台上,平安信托所拥有的包括私募股权(PE)、证券、房地产、固定收益和现金类产品在内的全系列产品线,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资产配置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充分使用平安集团强大的共同资源优势,比如投资研发、资产管理和IT技术等。
何勇介绍,平安信托可利用平安集团成熟的销售渠道,与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特别是保险板块)实现交叉销售,为包括产寿险、健康险、银行和证券等在内的平安客户实现“一站式财富管理”的目标。
何勇透露,2009年,平安信托通过交叉销售实现的信托计划金额达到56.5亿元。并且随着集团对交叉销售的推动力度不断增强和该业务模式的日趋完善,其后续提升空间还非常大。
作为产品创新和渠道维护的保障,平安信托目前已上线了高端私人财富客户关系及投资组织者应用软件ODYSSEY系统,完备整合了客户、渠道、投资等价值链环节,实现了客户资料管理、客户服务跟踪、投资理财建议、产品销售等多种功能。
主动管理资产能力
依托平安集团的渠道及平安信托自身的私人财富管理销售队伍,平安信托募集资金的能力令业内羡慕不已。其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提升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并进一步发挥产品创新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更可观、更安全的回报。
何勇表示,在提升资产主动管理能力, 平安信托已经在阳光私募、房地产信托和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走在了业内的前列。以阳光私募产品为例,“今年3月我们率先在业内发布证券信托产品综合评级排行榜,将国外私募基金评价的成熟经验引入中国市场,使其成为市场选择投资的风向标”。
到今年4月底,平安信托已经推出了65款阳光私募产品,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市值总规模已超过80亿元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希望依托目前已经搭建起的TOT开放式投资平台,为投资者推出更多不同投资风格和特色的主动管理型阳光私募组合投资产品。”
房地产信托投资方面,平安信托已经和金地、绿城等多家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我们会从这些战略合作伙伴中选择最优质、最具增值潜力的房地产项目作为投资项目储备,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房地产项目投资组合。比如我们年初推出的业内首只全功能主动管理型房地产信托投资产品——睿石房地产投资基金,就受到了市场的密切关注和投资者广泛认可。”
而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目前平安信托发行的私募股权投资产品合计募集资金已经超20亿元,并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在产品、渠道、系统平台三个维度均衡发展是平安信托未来几年会一直坚持的方向,何勇表示,所谓“常者鼎立”,这三块基石稳固了,平安信托以私人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信托业务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