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3月或成大限?
2009年年底,在各大媒体细数楼市丰收年的同时,来自政策面的信号已经悄然生变。去年11月底开始,中央的政策打出“土地+金融+税收”的组合拳,直指楼市关注核心:房价走势。
但是与预期的不同,除了直接作用与二手市场的营业税对成交量产生了数据上的变动外,从去年11月下开始的恐慌性成交已经开始缓和,市场预期趋于稳定。
市场购房者敏感度双降
与其他几座一线城市相比,上海对政策的反应可能最为明显。
方方地产咨询机构的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12月1日~27日,全市商品房供应量为245万平方米,环比略有增长;但整体交易量为257万平方米,环比下滑一成左右。与此同时,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
但即便如此,和之前的政策效应相比,来自市场和购房者的政策敏感度已经大大下降。
“以二手市场来说,的确因为政策出现了些变化,但总的来说还只是个案。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分析师黄河滔表示。来自21世纪不动产、汉宇地产等数据一致显示,二手房的交易量确实受到影响,但由于业主心态未有根本改变,成交均价仍呈惯性上涨态势,各区县的二手房实际成交价格较去年11月份仍有近2%~3%的小幅上升。
与此同时,购房者对年底密集出台的楼市新政整体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此,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陆骑麟表示,楼市新政关键在于执行层面。如今,消费者对政策执行力的预期打了折扣。
三月或成效应大限
政策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二手房市场。随着政策鼓点越来越急的出现,调控信号已经开始强化。
数据显示,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的开工量出现大面积的增加。在上海市规土局网站上,去年12月上海获得批准的商品住宅项目比去年11月多出一倍多。不仅富力桃园等在去年底开工,连一些早在2000年前后便已建成售完的“古董级”项目以及一些内环内多年未动工的地块也在去年底开工建设。
一二手房成交量的下跌和开工量的大面积增加,似乎说明宏观调控政策已逐渐起效。但陆骑麟表示,12月份是传统淡季,成交量环比下跌并不奇怪。他认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是中长期的,真正效果要等到今年3月份才会显现。
[责任编辑:cindy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