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全球经济使中国经济不能独善其身,被一片片阴霾笼罩;2009年末,中国宏观大势出现了超预期的反弹。专家表示,在结构转型的主基调下,2010年中国经济还将持续稳健地增长
2009年,“中国崛起”是全球最受关注的新闻,“中国宏观经济有惊无险并将带领全球经济复苏”的观点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同,这也有许多事实和一系列的数据来佐证。
牛尾虎头迎新年,新年求变新气象。2010年,中国经济实现蜕变的基点在于结构调整,在于两化融合即将释放的巨大潜力。从“困难之年”到“关键之年”、“转型之年”,中国经济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两化融合的潜力也在期待中。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国经济需要抓住关键之处奋力“迎战”。
可喜——09年宏观经济有惊无险
2009年,中国经济走过了怎样的复苏轨迹?
回顾数据,2008年全年GDP同比增长9.0%,创近7年来的最低年度增速。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世界宣布“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弹药”,同时调集“千军万马”来拯救新世纪(002280)以来最为困难的中国经济。4万亿投资计划、10万亿新增银行贷款、10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等;同时,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其中包括家电下乡、下调汽车购置税、降低房地产贷款利率等。一幅震撼人心的驱动经济复苏路线图展现在世人眼前。
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过程中,“保增长扩内需”贯穿了整个2009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则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和发展态势佐证了人们的感受。
在中国老百姓感受宏观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我国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购房优惠到家电下乡……一揽子措施逐一见效:全年新增就业1100万人,“保就业”目标如期完成;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的水平,这远远低于欧元区9.8%和美国10%的失业率。提高退休职工待遇和保障水平、推进医疗改革等举措更是深得人心。
重大调整彰显宏观决策的魄力。事实证明,中国经济之所以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走出经济低谷,主要得益于在危机时刻及时推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得益于中国政府切实从民生需求出发,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求变——中国经济防止“与狼共舞”,实现蜕变的基点在于结构调整
2009年的中国经济以一个漂亮的V形曲线收官,确定实现“保八”。但抛开速度来看结构,2009年,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造成了巨大挑战。专家指出,2009年隐现的一些问题,如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等可能在2010年激化。对此,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对未来宏观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运行,又将需要注意哪些新问题?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资产价格高涨、产能过剩、消费不足、通胀预期……经济结构上也存在三大问题:从需求结构看,长时间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需求不足;从产业结构看,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要素结构看,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
最近,温家宝总理还指出,虽然通胀还没出现,但已经出现了一些通胀预期的迹象,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
民生最热的焦点则莫过于房价。过高的房价让老百姓望房兴叹。有业内人士提醒:防止房地产成为“损害经济的一匹狼”。为此,政府在采取措施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明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另外,政府也有计划增加中低价位房屋的供应,以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这意味着,在2009年“保八”无悬念之后,2010年中国经济走向并非坦途,实现蜕变的基点在于结构转型。
蜕变!2010中国经济大戏两化融合即将释放巨大潜力
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考验,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意识到谁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都在努力寻找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接下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将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在已经过去的2009年,不得不提到的是3G的发展。扎实推进3G发展与两化融合也促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诸多新进展。围绕扩大内需和优化市场格局,顺利发放了3G牌照,网络建设和业务推广应用全面展开;TD商用取得实质性进展,TD演进技术方案成为4G国际标准候选技术之一。最重要的,3G建设的适时启动恰好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3G投资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为保增长而奋斗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毋庸置疑,在新一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3G将继续对两化融合起到推动作用,两化融合即将释放巨大潜力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新的一年,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发展,将是一个重要方面。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指出,抓住切入点,做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总结试点成功经验,制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若干意见,继续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推进融合工作。围绕改善民生,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网络新技术应用。
可以预见,调整转型将带来移动通信更多新机遇,3G发展也将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两化融合更将为金融危机漩涡里的中国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契机,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和服务建设,提高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将呈现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