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打新产品收益骤降八成 新规束缚下难现辉煌
发布时间:2009-8-5 12:33:06
 
文章内容

晨报讯(记者 李若愚)两年前,银行发行的新股申购(即“打新股”)型理财产品是市场的宠儿,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20%。但是,由于市场“游戏规则”发生变化,最新一款“打新”产品预期收益率缩水超过80%。

工商银行刚发行完一款“打新”产品,其说明书明确指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2%。6月份,交通银行也发行了一款此类产品,但未对预期收益率做出估计。

自今年中国证监会恢复新股申购以来,银行仅发行了这两款“打新”主题产品,而存续中的此类产品则陆续终止。中信银行的“新股支支打计划1号”于6月份终止,华夏银行的“新股申购快线”于7月份终止。

银率网分析师指出,今年6月,证监会改革了新股发行体制,在新股进行网上申购时,单个申购账户的申购上限原则上不超过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这意味着,持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受到限制,而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将明显提高。

以往,银行“打新”产品的优势是集合中小投资者分散的资金,但新规实行后,大资金不再具有优势,即:不论账户上的资金有多少,能够用于申购某只新股的金额是“封顶”的。以本次光大证券的网上申购为例,单一申购账户最多只能申购30万股,动用的资金量最多为632.4万元。

华夏银行表示,终止“新股申购快线”的考虑是,证监会新股申购新规实行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申购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工商银行也提示,随着新股发行申购体制的改革,申购收益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甚至不排除出现损失的可能。

目前,多数银行正在观察“打新”政策的变化。工行和交行的两款打新产品的存续期都仅为6个月,一旦政策出现变化能迅速调整策略。

此外,由于银行不能直接参与股市交易,其“打新”产品均需和信托公司合作,但这种合作近期遇到障碍。为了防止信托公司通过多开账户的方式增加“打新”机会,中登公司从7月开始暂停信托公司开户,致使部分银行新推“打新”产品的计划暂时受阻。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游戏规则”改变 银行打新产品盛况不再
  • ·违规涉股理财产品仍在售 打新产品再现
  • ·打新产品收益骤降八成 新规束缚下难现辉煌
  • ·银行打新产品赶场 中国建筑IPO基本没戏
  • ·受累市场低迷 七成打新产品收益“不及格”
  • ·深发展银行打新产品惊现负收益
  • ·打新产品快速逆转 收益不及存款甚至浮亏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