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政府主办了“深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签约仪式”,这意味着继上海之后,深圳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也正式启动。除了深圳外,广东地区其他试点也开始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此次深圳地区选定了100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而深圳目前有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11家银行已经准备就绪在这100家试点企业中争夺人民币结算业务。尽管目前这100家试点企业的名单没有完全公布,但是各家银行对这些试点企业俨然“心中有数”。
试点逐步推开
建行深圳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100家试点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是建行的客户,预计有20%~30%的企业将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上与建行有合作。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副会长王炯昨日向媒体表示,现在该行这项业务的客户非常多。但他也表示,按照规定,试点是逐步推开的,现在不少试点企业在中国银行有账户,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客户在洽谈当中。
据了解,昨日工行广东省分行为广州地区的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了一笔金额100万元汇往香港工银亚洲的人民币汇款业务,这是自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以来,广州地区汇出的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工行珠海分行和东莞分行也启动了该项业务。
开启业务空间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企业来说是福音,有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规避汇率风险,简化跨境贸易手续,降低交易成本。而对银行来说,有利的是能发挥人民币业务优势拓展新客户和新业务,简化操作,减轻工作量,防范出口型企业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授信风险。但是不利之处则可能是减少了汇兑收益。
对于银行汇兑收益可能减少的问题,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王炯有这样的见解:从短期、静态、封闭的角度看,人民币结算可能会取代汇兑或外币清算的业务,但是可以想象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启了很大的业务空间。原本一些企业本来不敢出口,没有能力规避汇率风险,没有能力处理贸易融资向下问题,导致企业贸易达成量降低。这个业务开通以后,预计很短时间内会扩大整个贸易的蛋糕,各家银行也会分享到更多的业务机会。
王炯同时表示,由于已经搭建好了清算体系,因此不会出现人民币在境内或境外不足以清算的情况。
工行两天办理1700万元人民币跨境结算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受到企业热捧。本报记者从工行了解到,仅7月6日和7月7日两天该行就为客户办理了1700多万元人民币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深圳分行于7月6日与7日分别为深圳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八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户办理了3笔共计1400多万元的人民币TT汇款。与此同时,7月7日工行广东分行还分别为广州的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的新海能源(珠海)有限公司和东莞的奥宇五金塑胶有限公司等客户办理了汇往香港的3笔共计300余万元的人民币汇款。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崖民在谈到为何选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时表示,国光主营扬声器和扬声器系统的生产和销售,需与香港贸易伙伴进行贸易结算往来,既有进口,也有出口。采取人民币结算方式,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再就是省去了货币兑换环节,能降低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财务成本。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工行申请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非常简便,只需在工商银行的广东、深圳、上海等试点地区的分行开立结算账户,即可提出业务申请,办理相关业务。“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中信银行与中信嘉华签约人民币结算
参与人民币结算的银行机构正迅速扩大。昨日,中信银行与中信嘉华银行正式签约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中信银行将为中信嘉华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代理中信嘉华跨境贸易人民币支付。
根据中信银行的统计,目前该行有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实际业务需求的企业客户共56家,其中有39家客户已列在人民银行列出的“广州地区率先进入广东与港澳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首批试点企业名单”之内。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