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政协委员分析理财产品8大风险 小心被忽悠
发布时间:2009-3-17 11:39:35
 
文章内容

2004年11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7款,2008年59家银行发行5928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超万亿元,国人理财的热情几年间翻N番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方兆本提醒大众:“如果不做好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小心被财‘忽悠’成‘苦主’。”

现状

结构性产品多未实现预期收益

理财市场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为投资者、企业等提供多方面的便利。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透明,缺乏适当的风险定价评估机制,相应的监管措施尚需完善,我们不得不警惕其中潜藏的金融风险。

据了解,从目前统计的收益情况来看,投资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理财产品基本能实现预期收益,风险较低。结构性产品到期获得零收益、负收益的情况较多,很多产品不能实现预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收益为负收益的占0.5%,零收益占1.7%,到期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产品占35%。研究发现,零收益、负收益产品中72%都是结构性产品,给客户造成损失极其严重。

分析

八类理财风险须警惕

通过分析,方兆本将理财产品中存在的风险归为八类。

——“忽悠”型风险。该风险来自于三方面:一是官方网站公布的产品说明书存在重要信息缺失,或风险提示不够,或投资方向不明等;二是理财产品以及募集资金投资产品的运营表现披露不够;三是银行产品设计能力不足。

——市场风险。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本市场、实体经济急剧下滑是导致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主要原因。当然,银行也没有设定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

——利率风险。从2008年10月开始贷款利率一度下调,企业提前还款,部分依托贷款类产品相应提前终止。

——流动性风险。部分产品不允许投资者提前终止。

——信用风险。33%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标的信用相关,若信托融资项目借款人信用违约,担保人也没有履行连带担保责任等,投资本息可能遭受损失。

——汇率风险。当投资一种非本国货币时,均存在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延期风险。部分产品会做出以下类似规定:产品到期时,如果产品表现较差或者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未按时履约结算,银行有权将产品延期。如投资票据、债券等产品都存在产品延期的风险。

——产品设计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复杂结构性理财多是购买境外机构设计的产品。国际投行判断出错,零收益就会出现。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政协委员分析理财产品8大风险 小心被忽悠
  • ·政协委员建议将二套房贷等同于首次购房
  • ·政协委员呼吁尽早出台政策 促进股市稳定发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