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资产保值增值真的那么难? 投资安全感哪里来
发布时间:2009-3-17 11:39:31
 
文章内容

  安全感,就像挂在拉磨驴子前的那串胡萝卜,可望不可及。

  上个星期,在国际金价从近千美元的高位回落到930美元时,一位拿着一堆黄金股的朋友开始忐忑不安地忧虑金价,而仅仅在不到一个月前,他还坚定不移看好金价,甚至高看到2000美元。

  有意思的是,这位“金友”仍然是看好金价。因为,大幅通胀不可避免将会来临,彼时金价也会呼啸而上。所以,他所忧虑的不过是短期内的走势:从现在的通缩到未来通胀期间金价的运行方向。虽然“金友”一再声称其投资的目的是“追求长期保值增值”,但事实上,短期的不安全仍然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甚至在一个月内改变了其曾经的坚定不移。

  “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很多人认为的带来“安全感”的必需品,在经历了2007年10月至今的下跌后,“保值增值”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后,开始有朋友转向“买保险”。一位朋友,2007年中进入股市,2008年上半年,从股市血淋淋地割肉出来,转而投入某澳元保本产品,目前,该产品亏损已超过30%;其间,他还短暂地买过纸黄金,同样铩羽而归。踩完所有的“坑”之后,他开始研究保险产品。他的基本思路是:投资不仅不保值,还巨亏,不如买保险,到老还有一笔养老金或者重疾赔偿金。可是,研究一圈下来,他发现,如果要想得到的赔偿额大到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程度,那么相应的保费又高得难以承受。在他看来,“如果有能力支付那么高的保费,就不需要买保险了。”其实,当他真的有能力支付现在看来高昂的保费时,他所需求的赔偿额又会上一个台阶。安全感,就像挂在拉磨驴子前的那串胡萝卜,可望不可及,让人疲于奔命,自我安慰。

  追求安全感,有时真的是个坑。2007年,在股市涨得激动人心也让人提心吊胆的时候,笔者曾经考虑过清仓离场,后来转念一想:要是股市涨得这么好,过早离场的话,别人的资产在增值岂不等于自己的资产贬值?正如有些人所说的:踏空也是一种风险。就这么一念之差,错过了及时离开股市的时机。

  现在回头看,股市高歌猛进时,觉得没有安全感;股市跌得惨不忍睹时,更没有安全感。股市不涨不跌时,看着CPI高于存款利率还是没有安全感。这个世界,似无绝对安全之地。(荣 篱)

(全景网-《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cindyzheng]


相关文章
  • ·资产保值增值真的那么难? 投资安全感哪里来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